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川光媚春阳,岩溜含夕响。


林花间欲飞,江草晴方长。


迢递楼观阴,峰回见仙掌。

伐木春山里,千峰复万峰。


蛟龙回别涧,麋鹿引行踪。


风落崇冈桂,云开绝壁松。

崖溜下林陂,春云带雨垂。


不知村远近,惟见树参差。


柳巷闻莺早,桃溪放犊迟。

门第琅琊集凤鸾,阿戎多病带围宽。


乌衣巷口头俱黑,绿竹林中影不单。


芳岁蹉跎看渐晚,哀吟抗脏和应难。

习静荒园一榻横,神交竹弟与松兄。


瑶琴最爱弹三峡,彩笔犹能拟两京。


已分栖迟安蹇陋,何心谈笑取公卿。

忆昔缨裙沪上游,果然人世有丹丘。


吴歌子夜妖姬唱,郢曲阳春上客酬。


回首欢场成梦影,投身荒岛足悲愁。

匡济时艰仗大才,疏狂我只合蒿莱。


惊涛已泊秦皇岛,妖雾犹霾郭隗台。


八马蒙尘悲远去,双鱼传信苦迟来。

霜落空山猿鹤鸣,悲歌击筑四邻惊。


狂来痛饮邀车子,兴到清谈对老兵。


正始风流追辅嗣,义熙人物慕泉明。

风物婆娑天一涯,岁华虽晚不须嗟。


梅和雪折香盈手,橘带霜尝冷溅牙。


北户号寒虫唧唧,南荣向暖鹊楂楂。

缓步春山春日长,流莺不语燕飞忙。


桃花落处无人见,濯手惟闻涧水香。

年年常得醉君家,今日红梅正着花。


点注初非桃有艳,横斜宁与李争华。


依然竹外并林下,况复山颠与水涯。

春风春雨满春山,桃李梨花草树间。


时有片烟收不起,淡随飞鸟去而还。

薰风常坐竹间亭,不为前山满眼青。


行遍溪南来下郭,主人休问草堂灵。

溪南上下郭,得得过春山。


自叹欲何往,相从非等闲。


波深鱼泼泼,竹静鸟关关。

细雨初冬夜,溪山书院灯。


闲来四五辈,留饮两三升。


久坐形神定,高谈意气增。

春风今已到春山,花动春林缥缈间。


画出诗篇在其表,惜春心事几分闲。

山馆吟馀山月斜,东风摇曳拂窗花。


岂知驱马无闲日,长在他人后到家。


孤剑向谁开壮节,流年催我自堪嗟。

云海苍茫前路。
烟语隔、薜萝双户。
主人鸡黍多情,似劝我、息劳小住。

山家处处面芙蓉,一曲溪歌锦浪中。


隔岸游人何处去,数声鸡犬夕阳红。

群山万壑白嶙峋,雪里移舟问富春。


诸将汉家依日月,故人天上动星辰。


千年宿草埋钟鼎,七里寒烟护钓纶。

元章不作房山死,谁写云山缣素里。


耳畔如闻滴沥声,眼中似见岚烟起。

林壑幽闲处,烟霞卜筑缘。


寸心空万虑,丈室现诸天。


香掬昙花露,清疏茗树泉。

争道先生百世师,富春山麓起崇祠。


残碑尚刻希文记,终有廉贪立懦时。

东风夜扫肜云散,坐见西山倚晴汉。


旭日昭回万玉林,芙蓉百二光凌乱。


韶华却在璚岛中,玉泉水来如白虹。

一带好山横树杪,几重高阁起云中。


何当避暑钩帘坐,纳取虚窗八面风。

江上兰桡倚绿波,江头听唱《竹枝》歌。


使君多少伤春意,新画青山作髻螺。

大岭横云,七里浅泷流露。
指严陵、钓台危据。
小舟江上盟鸥鹭。

画里云山宛逼真,紫宸挥洒墨花新。


微臣愿效封人祝,圣寿如山万岁春。

宿雨初收罨画张,层层螺髻树苍苍。


鸟啼深坞桃花落,一路风吹涧水香。

一卧经残雪,新年忽改观。


地将青草上,天与绿云盘。


深洞花应合,高林鸟益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