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繁红落尽绿阴稠。
几度寻芳帆小舟。
九十春光逐水流。
过了清明,轻寒轻暖,春剩些些。
花褪莺慵,苔浓蝶懒,闲掩窗纱。
梦醒宝鼎烟斜。
江城玉笛飞春寒,芳草夜绿天南端。
韶华弹指逐流水,满袖春风吹紫兰。
少年竹乐未应晚,鸣筝不惜为君弹。
滴不尽,残春雨。
添绣阁、几多情绪。
韶华如梦,东风薄悻,断送落花归去。
世事浮沉漫共论,萧萧梅雨掩重门。
画屏病起寒犹怯,绣被香残梦不温。
飞絮帘栊春寂寞,落花庭院月黄昏。
绿渐成阴,春光九十都虚度。
落红如雨。
阵阵随风去。
屈指怕春归。
不展双眉。
柳丝无计系斜晖。
午漏迟迟。
绿窗人倦春将过。
留春无那。
师山相狋觺,矗矗镜深沼。
雨气破蘋光,玲珑走飞瀑。
廊垣积春阴,邃绿互回绕。
夜来忽听东风恶。
定把花催落。
忍寒早起卷帘看。
野旷春逾媚,林烟绿一围。
远公容设酒,曾点未成衣。
坐树莺声老,蒸田水气肥。
破懒寻春远,招携石竺间。
兴高即暇日,地辟况禅关。
树里千声鸟,尊前一带山。
昨夜轻黄上柳枝,东风吹出一丝丝。
明知春色留难住,不解流莺恰怨谁。
已惜春将去,犹逢花乱飞。
山疑人面熟,鸟唤客愁归。
竹影侵云淡,溪流带雨肥。
海棠开过花事微,春光婪尾如电飞。
天公意恐春寂寞,故遣洛阳花态肥。
昨日犹看苞未坼,入门差觉游人稀。
萋迷春晚心,日暮鸟归林。
一点花才落,空庭草已深。
阶前草渐碧,独坐惜残花。
蛱蝶双飞去,疑春在别家。
春雨春风断客魂,小窗岑寂度晨昏。
红稀绿暗添新恨,病过花时未出门。
杨白花飞飞几许,点点落帘钩。
萍踪切莫逐波流。
端为那人愁。
忽听吴歌起,歌声趁轧哑。
残潮随去艇,远树带飞鸦。
几点过云雨,新枝闰月花。
欲共春风语,轻舟逐鸟飞。
落花沽酒店,芳草钓鱼矶。
平野天边尽,遥山烟外微。
湿烟漠漠绣帘低,寒怯酴醾梦欲迷。
风雨渐多春渐老,满城浓翠乳莺啼。
春欲去,海棠时。
正相思。
珠帘卷,寄书迟。
寂寂春光昼掩扉,不知春事正芳菲。
双柑斗酒偶然出,柳絮梨花无数飞。
清圳风柔鸠语静,野塘雨足鳜鱼肥。
久晴则阴吾何病,转惜岁首春光盛。
若教移向三月来,照眼定多红紫映。
含葩纷纷欲出奇,其力那与造物竞。
怪莺声无赖,惊残睡、梦空痴。
对向壁馀灯,印炉剩火,欲起还迟。
多时。
涧草岩花入望齐,绿阴浓压画檐低。
道人终日静无事,高枕白云听鸟啼。
萧萧乡路往来频,一度看花一度新。
病里无端过好景,客中又复送残春。
苏台歌舞销魂梦,茂苑芳华付劫尘。
一庭烟雨绕窗纱,碧绿春残处士家。
倩尽东风留不住,杜鹃声咽杜鹃花。
揽镜朝来无绪。
帘外花飞如许。
林际子规啼,又见荼蘼细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