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跨鞍不作永城留,马上烟销霁色浮。


便恐匡庐来入望,此行今日是江洲。

渡水蓝舆稳,穿林草径微。


胜游方外得,乐事世间稀。


风过欹僧笠,云来挂道衣。

长山砻石片帆斜,小雨初晴日眩沙。


回首遥看富阳县,青烟低罩一丛花。

较似苏湖郡,无山四渺然。


近城先见塔,出户即乘船。


晓泽升红日,秋光际碧天。

繁华销歇市朝空,此地何堪著固穷。


久似坎蛙居井底,忽如野鹤出笼中。


宿酲夜解催花雨,归棹春乘上水风。

出山仍不乐,未返故园时。


林岫应相笑,苍天吾岂欺。


简囊羞短剑,藏穴护新诗。

恨别非常度,相怜已有时。


饥分羹芋饱,诚绝叟童欺。


段尉惭无笏,王丞敢著诗。

绿润不知冬,岳云第几峰。


身轻随白鸟,裾冷夹青松。


江近前时棹,碑留故国封。

击汰迟枫浦,归心就翠微。


江空双古岸,天小一双围。


岳气云侵县,墟烟月掩扉。

梦回山馆月西斜,曙色千峰动紫霞。


杜宇一声山竹裂,鹧鸪飞上野棠花。

晓发悲行客,停桡独未前。


寒江半有月,野戍渐无烟。


棹唱临高岸,鸿嘶发远田。

岭霞明,江月堕,晓起浩无际。
黄叶深深,诗思在驴背。
不妨茸帽欺霜,满身松影,且饱看、六朝烟寺。

春阴强作问耕行,出淖犹堪载酒程。


每厌蜃楼乘海暗,定知爝火忌天晴。


山阳地湿茅穿径,雪后江高水到城。

承恩谁赋内前行,远客来频识水程。


一鸟波间闲上下,数峰天外忽阴晴。


山林不解南风曲,裘马犹矜北斗城。

官舟夜并越溪行,已判青春付客程。


出嶂渐分严濑晓,听钟新识建山晴。


东来白雪明江县,北望红云拥帝城。

城乌啼散驿楼空,一舸苍茫曙色中。


不是故人今夕共,定应愁绝雨兼风。

旋辕一蹶夜模糊,覆辙徒劳戒仆夫。


自恃神全能不死,莫夸马老尽知途。


回车陇坂空怀古,折臂公卿那到吾。

湖海茫茫晓未分,风烟漠漠棹还闻。


连宵雪压横江水,半壁山腾建业云。


春气卧龙将跋浪,寒天断雁不成群。

京邑到来熟,晓行如赴家。


月明人渡水,星散树惊鸦。


灯影依依店,茶声远远车。

轻舟胜驽马,周道似盘蛇。


不为披星往,何由见月华。


野风吹白草,零露湿黄花。

雨后云光湿晓星,朝来风意漠芳坰。


征衣已带前山色,春路还留夹道馨。


花气归从莺语碎,林烟散作马头青。

月在征车发,秋深但叶飞。


白云山际出,孤光上客衣。


敛袖来清影,近远未相违。

晨光谁共悦,物性与人情。


所畏红尘动,故穿绿霭行。


蝉声初露濯,林影乍风明。

千林蓊郁碧云间,万鸟衔烟自往还。


俯视氛埃不可犯,直临远汉接苍颜。

忽扫尘容向郁葱,西山结色有无中。


轻云自在分晴岫,杂树因依合远空。


极目安知春所际,息心堪与日相同。

玉露团深巘,征人拂晓裾。


梯盘窥鸟道,穿穴探猿居。


烟合疑松卧,泉幽听谷歔。

落月衔山白,归帆出树青。


新凉烟抱石,欲晓影摇汀。


醉梦滩声破,昏愁鸟语醒。

冠屦不伦之分,圭璋特达之尊。


秉节会成周礼,曳裾归去王门。

阴晴养花天气,士女游衍风晨。


一翻佳人拾翠,满城桃李争春。

摇曳旌旗十里,斑趍甲士三千。


着处春风满意,殊方化日同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