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阴阴芳树暗回堤,路入蒙笼转野溪。


泽雉应媒高复下,林鸦引子歇还啼。


青蒲宛宛全淹水,紫笋斑斑半出泥。

为爱园林好,筇枝伴独行。


花香能醉蝶,柳色欲迷莺。


但得青春在,何妨白发生。

晚俯林烟静,居然尽一城。


江围三面白,雨过四时清。


沙广偏升月,花疏转唤莺。

美树沙能秀,高花夏不疏。


江山百战后,登眺两人初。


楚月垂鲛泪,燕山涩雁书。

北郭浮沙暝,西山拥坐真。


日犹衔殿阁,江巳下星辰。


禹服苗风杂,丰郊剑气伸。

有伴沙行稳,无云楚望深。


江湖席下出,楼观鸟边阴。


共系南来迹,孤帆北逝心。

秋物足悲咤,丘园良考槃。


翱翔摅结虑,徙倚纵遐观。


爽气使心厉,凄风令自单。

城头雪色连云色,池面冰光乱日光。


泥滑应须劳杖履,幽期恐后野梅芳。

雨过行寻旧履綦,江南山色远相随。


池塘芳草新无限,还引新诗入梦思。

宿鸟频来语,寻巢未得间。


小星明更近,高桂冷初攀。


拂露松都在,因风信未还。

荷老难擎露,水清偏见鱼。


好磨青玉觜,一饱更何如。

居常懒出户,肯到社西头。


海国诸峰暝,乾坤六月秋。


微凉生浦树,返照下西楼。

水国秋先至,江村晚更幽。

荷披菰折似秋严,茀草丛中菊露尖。


只有木犀荒不得,媻跚勃窣上亭檐。

藤杖徐穿竹径凉,地宽那更水云乡。


山明屋背髻鬟耸,蝉奏树头丝吹长。


蓑笠钓船家自有,轩裳朝路梦俱忘。

人皆束缚夘申时,我独园居不必归。


最是苍寒堂下好,乱松稍上看云飞。

未暝先啼草际蛩,石桥暗度晚花风。


归鸦不带残阳老,留得林梢一抹红。

独下闲阶信杖行,虚空万籁挟秋声。


天连淮树千章暗,月照庐峰九叠明。


旧信传讹寒雁过,短生催老晓鸡鸣。

客中避尘喧,惟寻幽夐憩。


扶行趁斜日,晚色荡沙际。


渔湖尽数罟,营利若聚蚋。

小策盘旋草舍东,东西拾穗走儿童。


村家间有秋收处,愁语酣歌自不同。

溪岚攒翳入窗空,最恼悲秋病疟翁。


三日不行亭北路,谁将丹缬染乔枫。

早春乘兴午风温,树里行人望远村。


回首忽惊新客邸,乱坡如出旧郊原。


巍然硕果吾师在,蔚尔新枝若辈存。

百种无聊,晚来曳杖临江渚。
平野落照苍茫,蝉声和邪许。
瘦缆危樯,客船行贾。

寓居萧寺憩衰迟,得酒宁论浊与醨。


闲里风光常自喜,暑中人事弃如遗。


一溪烟水渔乡后,万叠苍山月上时。

短策轻衫徐步稳,平堤落日莫光迟。


郎君马上敲金镫,官妓船头唱竹枝。


老鹤不归和靖墓,长林还护鄂王祠。

径狭不容车,溪浅不容钓。


平芜淡云烟,独鸟下残照。


见山孑无言,倚树忽长啸。

同僚归去后,挟册此婆娑。


树密阳光薄,庭空鸟语多。


静中知有味,睡外更无何。

午梦睡新足,西溪微暑侵。


高堂通爽气,绿树爱繁阴。


甃润冷侵舄,檐虚风入襟。

小醉归来处,陶然度夕阳。


一溪波泛泛,半岭树苍苍。


岁晚身何用,春新意欲狂。

竹树西风庭院,溪山落日人家。


搔首从他华发,角巾攲我乌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