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濯锦江头小佛庐,二三良友亦同居。


僧敲暮鼓朝钟处,舒卷一编贤圣书。

濯锦江头水自清,行人多少望桥行。


桥中不识桥边景,桥下莫知桥上情。

槐叶已飞无夏绿,桃花新种待春红。


千山仅绕千家聚,一水全依一径通。

晓园经雨润,饮罢过溪边。


灯火三家市,樯竿独客船。


傍崖支径去,设席得茶煎。

午步溪边路,谁家小筑幽。


敲门问亭榭,迎我具觥筹。


意适春光动,晴曛野色浮。

春动高溪水,交游独有君。


人情虽澹澹,物色已欣欣。


香转梅梢日,光分岭外云。

薄晚登山屐,霜林脱叶飞。


中间看月上,低处觉烟霏。


鸡犬近相接,人家远独稀。

万木山彩翠,一水涧沦漪。


放步且曳杖,有怀还赋诗。


我之所安适,人以为娱嬉。

山梅占残雪,晚色转幽径。


尘销水石润,所至集虚听。


僧窗话未圆,茗碗味初定。

旧业青山下,长谣绿水边。


近村逢浣石,远树起炊烟。


竹密藏樵路,芦疏泊钓船。

溪桥曳履行,晚景爱幽清。


返照原中尽,残霞川上明。


叶红林半落,堤绿草还生。

幽溪细雨落轻花,无限舂锄立岸沙。


苦竹黄芦迷望眼,孤烟起处是人家。

步履蘅皋取次游,日华清淡雨云浮。


天公不喜烧银烛,乞与归途玉一钩。

松柏不受雕,此亦易知耳。


须看竹有筠,与松相表里。

武林耆旧似公稀,未觉文章与世违。


节序去人惊逝水,柳阴当面转斜晖。


群鸥晚戏呈天趣,孤鹤宵鸣自道机。

独携双屐访烟霞,画阁朱阑夕照斜。


清磬一声山院寂,流莺啼过木棉花。

青山回合抱清溪,村径阴阴鸟自啼。


落尽疏林秋色晚,水流枫叶过桥西。

数家茅屋小溪东,衰草寒烟夕照中。


门掩千峰山犬吠,一篱秋色豆花红。

月璧上遥巘,水珠生晚苗。


田家足清旷,野步自超摇。


有叟谈耕凿,无人说市朝。

水珠卷苗叶,夕气转阴机。


浩露添璀璨,明蟾坐发挥。


静窥关物理,行拂上人衣。

雨过南山紫翠深,团团仙露洒衣襟。


碧云影里寒猿啸,玉涧声中怨鹤吟。


期赴前林同茗酌,倦投盘石拣萝阴。

雨馀夏气清,烟聚园斋暮。


红萱宿困蝶,绿橘垂新蠹。


艳情杯里融,幽意琴中度。

京华日日想闲居,今日林间九月馀。


怪道春来多乐事,朝云此语亦堪书。

郊野尽寒色,城阴白日斜。


朔风吹短草,江树乱昏鸦。


岁晚稀农务,时衰减物华。

迥陂积水长蒲蒋,散步郊原借夕凉。


尘袖风巾嗟久旅,稻畦柘径似吾乡。


蛙声月色当空旷,爨火人家在莽苍。

卷帆江皋日西斜,散步聊纵腰脚麻。


有鼋如箕谁所得,绳贯四足尚喘呀。


偶然相值不忍去,倚杖却立空咨嗟。

清池斜步竹烟微,莺啭重门锁夕晖。


退食幸堪无趋谒,见人惭道听公非。

月出净如洗,山水发其姿。


山光澹而冶,广池沦且漪。


微风吹蓼花,颤颤如不持。

落日云如赭,远山嶷嶷碧。


杳蔼绝人踪,高槐夹修陌。


酷似山寺中,回廊转西壁。

抛书徐步出檐楹,景物撩人百感并。


雁带夕阳延晚色,树含凉吹作秋声。


艰辛未负题桥志,旦暮常怀献曝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