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当年凤吹欢游地,晚岁长林眺眼中。


落日紫城曾霸业,荒云玉榭几歌风。


谁能踪迹非蓬似,岂有豪华不梦同。

今日曷不乐,吾园来颇疏。


向晚门庭空,杖策到城隅。


林噪其飞禽,池跃其游鱼。

野鸟惊心,江花恨别,不堪重对春光。
向来行处,巾屧此难忘。
痛矣西州人去,到如今、空负林塘。

长向春风恋物华,又看碧沼泛琼葩,雨晴凉翠上衣纱。


残霸江山馀落日,故皇台殿噪群鸦,暗惊伊洛化龙沙。

鱼沼寻昏黑,崎岖僻径通。


沾衣垂露草,迎面落花风。


石髓鸣幽涧,星光炯太空。

缓步循溪岸,探荷涤暑氛。


风轻鸥梦觉,水净月痕分。


佛火明僧梵,箫声隔浦云。

住在山塘深更深,门前落叶与阶平。


高人听鹤来相过,野老因樵熟识名。


一水欲流山影去,断云时伴烧痕生。

青鞋布袜绕江湄,矫首山房送日西。


小榼留人灯下觅,短筇邀我醉中携。


峰峦过雨新涂泽,草木逢春自品题。

饭饱东岗晚杖藜,石梁横渡绿秧畦。


深行径险从牛后,小立台高出鸟栖。


问舍谁人村远近,唤船别浦水东西。

层林叠巘暗东西,山转岗回路更迷。


望与游云奔落日,步随流水赴前溪。


樵归野烧孤烟尽,牛卧春犁小麦低。

胡床兴不浅,未肯庾公贤。
山意知秋近,江声到寺前。
夜凉新病后,月色正愁边。
步屧榕根晚,明河九面横。
两禅方外得,一笑坐中成。
云去天逾碧,星垂月自明。
我来点检春踪迹,山北山南绿暗丛。
留与骚人做愁本,花根一点著泥红。
十日不一见此君,春笋满林深闭门。
杖藜特特穿苔径,问讯南阶添几根。
睡起方床日未斜,旋移屐齿破晴沙。
石栏独立数归鸟,高树无风落柿花。
一行作吏苦吹毛,小隐非关索价高。
懒傍月边持玉斧,静看花上试霜刀。
近人鱼鸟曾相识,入眼溪山昔未遭。
晚来聊复岸乌纱,指点园林已罢花。
高柳交阴斜日照,闲携儿稚看栖鸦。
柴门一延伫,暮色集四山。
雨歇林蔼变,岁阴岚气寒。
峰高看月上,巢昏迟鸟还。
幽涧水萦回,深林路杳微。
僧居无客到,樵径有人归。
岁晚松孤秀,天寒鸟倦飞。
吴侬生长镜湖边,湖晚登桥意欲仙。
初见苍山下红日,忽看白月上青烟。
收藏画本归吟笔,应答渔歌送客船。
一筇循野岸,凉思集衣襟。
雁阵迷秦篆,蛩声助越吟。
溪黄添夜潦,云黑载秋霖。
野步晚悠悠,山光澹早秋。
远空沦日脚,多稼没人头。
古木蝉齐噪,深塍水慢流。
岂曰趣名者,年年待命通。
坐令青嶂上,兴起白云中。
岸浸如天水,林含似雨风。
馀不城外石桥斜,不见清溪道士家。
惟听小姑闲唱曲,茜裙临水折梅花。
伏热草木焦,微凉竹林晚。
天清一鹤高,波静群鸥远。
散策不知疲,临流亦忘返。
王化渐摩久益深,士风民俗总还淳。
山城驻节寂无事,闲步月明看北辰。
片月黄昏挂客愁,杖藜闲过水西头。
婵娟正喜临清沼,菡萏无端枕碧流。
入暮江山浑似画,向南门巷已先秋。
朱栏人倚,绿水舟横,销魂只有秦淮。
暮雨朝云,让谁点缀阳台。
长堤柳枝渐绿,似佯羞、乱颤瑶钗。
闭门自要身心敛,出户方知天地宽。
晚步中庭人不识,道余痴想白云端。
落日谢虚阁,横琴相对闲。
片云将急雨,一笑失前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