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寂寞虚廊暗草莱,天风缭绕宝华台。


江空露冷蛟龙伏,殿古云深鹳鹊来。


山馆老松褰绿蔓,石坛芳桂落苍苔。

不论鸡肋有无官,但得年丰也自宽。


白纸唤将随限了,皂囊何处教人弹。

邻庄爱弟乍移居,竹里清泉为洗厨。


裹饷欲残喧鸟雀,斜阳拈出小枌榆。

一醉隗俄转任真,东邻醒了又西邻。


从他白眼从他指,自信人间无此人。

紫蟹黄鸡馋杀侬,醉来头脑任冬烘。


农家别有农家语,不在诗书礼乐中。

东家芙蓉夹清溪,万白千红亚水低。


解使秋光不萧索,老夫那惜醉如泥。

今年胜事属田家,报赛祈新乐未涯。


玉乳滴从香子糯,白云裁作木绵花。

十日不启户,秋容老自催。


雨虫寒上壁,风叶夜侵苔。


药裹收仍展,砧声去复来。

散步御园东,清溪跨玉虹。


一亭风冷淡,叠砌石玲珑。


秋老松含翠,霜浓柿缀红。

苒苒前期远,穷途一可伤。


有时闻落叶,不语立残阳。


塞草秋先白,溪沙晚更光。

野客愁来日,山房木落中。


微风生夜半,积雨向秋终。


证道方离法,安禅不住空。

却接良宵坐,明河几转流。


安禅逢小暑,抱疾入高秋。


静室闻玄理,深山可白头。

临岐杯酒若为情,枫叶萧萧独雁鸣。


万里关河秋色里,怜君何日到边城。

秋风黄叶雁临关,客路微霜感别颜。


莫叹故园芳草积,西湖能有几人还。

山压无诸野,台芳半夕晖。


连天孤树远,沧海片鸿飞。


绀苑皆黄落,琳宫尽翠微。

幽人栖隐处,苔径连深曲。


秋至垂橘黄,霜清大梨熟。


方池泛大影,可以澄心目。

去年泛菊醉重阳,今日谁知各异乡。


落叶石阑霜信早,败荷池屋雨声凉。


人情好恶花甘苦,世事荣枯草短长。

乱鸦无数噪寒林,林下风吹落叶深。


惟有黄花枝上露,向人犹似泣残金。

促膝谈心宛故庐,雕栏香阁夜踌躇。


千家海色尧封近,九派河流禹凿馀。


啸引雄风来大陆,歌延明月下前除。

长夜高斋坐绿苔,扶风名郡近蓬莱。


中丞海岱传高节,太史河渠录异才。


月影似窥桃叶下,风声如和竹枝来。

过从良夜拂朱弦,上客相携玳瑁筵。


工部诗名三世后,司徒文望四朝前。


梅花尚忆扬州署,桃叶频呼白下船。

竟日焚香坐,丹枫敞画屏。


参同原有契,道德岂无经。


白露高涂屋,青山远抱亭。

微霜九月朔,一病罢登台。


熟睡蝉声里,柴门午不开。


茶烟萦翠筱,药裹翳青苔。

夜如昼。
奈花径无花,酒徒断酒。
月仍前度月,人谁旧年旧。
离合半生梦,招呼三径游。
邺中惟病客,洛下几名流。
石润苔含雨,庭闲菊占秋。
秋深露冷荻花间,沙岸无人鹤自还。
坐据清流一片石,西风不动钓丝闲。
太行迢递起苍烟,凄断鸣鸿倚杖前。
南阻黄巾愁落日,东游皂帽感当年。
山城秋老行边树,河甸寒生战后天。
仙郎久别听征鸿,两地登高怅望同。
河岳愁云连赵北,海天佳气满吴中。
老来避世家难定,乱后悲秋赋转工。
落落商歌日几回,世情聊把菊花杯。
斜阳又下岭西去,候雁还从天北来。
宋玉此怀谁与会,虞卿异代自同哀。
省中霜叶下,百感向斜晖。
北饷多留滞,南征几是非。
寸丹经国远,尺素到家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