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炎暑遁逃天已凉,日阴苦短夜初长。


风声日色尽秋意,海角天涯非故乡。


莺谷久离愁满眼,鸰原一别泪沾裳。

喜见明月到池东,我时独与孤转同。


山光水色饮不尽,更烦佳木来清风。


浩歌一声志万里,飞飞欲到蟾蜍宫。

江湖秋夜月纷纷,溪水吹风作簟纹。


渔父疑如傲世者,孤舟吹笛入青云。

山城向中夜,暑气亦渐歇。


幽蛩互喧静,飞萤乱明灭。


清风开竹杪,入此半轩月。

天地空无半点尘,翛然池馆浸虚明。


几更今古月常在,一片襟怀水共清。


风定波摇晴树影,鱼翻露泻翠荷声。

醉后情俱远,难忘素浐间。


照花深处月,当户旧时山。


事想同清话,欢期一破颜。

两峰高拱月团团,荡漾金波弄急湍。


未许东瓯催剑戟,更依严漱倒杯樽。


情钟故里舟难解,威制倭夷胆合寒。

追陪昔忆云霄上,邂逅今怜瘴霭中。


适意江山随处有,异乡风味此霄同。


时情局变除方觉,诗思澜翻醉亦工。

平生最好月,况此秋夜阑。


长风送荡漾,浩露洗团团。


仰头视虚空,光采如可餐。

出户怜清影,循除拥敝裘。


霜寒方午夜,月色似中秋。


丹桂何常有,姮娥为我留。

白沙驰道绝山腰,山断红阑接石桥。


最是万松灯下过,月明山海望深宵。


沿山辟路夹青松,廔阁溪桥曲曲逢。

极目海天空。
碾就冰轮照碧峰。
渐有清光穿入户,玲珑。

月色初穿帘幕。
掩映玉人绰约。
满身花影倩扶持,几处清砧作。

皎洁当秋夜,正金波乍挹,冰壶初濯。
看平铺鸳瓦琉璃,渐照到玉人绰约。
露冷霓裳,风清环佩,幽辉如握。

长桥月夜。
拱南山,俯荆水,清辉平野。
一望白空城郭,翠浮松槚。

天上依然皎皎,人间一别茫茫。
仿佛娄江曾共被,相携共倒壶觞。
转眼青樽红烛,回头宿草衰杨。

岱色入青湖。
晴光漾白凫。
映芙蕖百里平铺。

香雾湿帘栊。
长波漾碧空。
恨天涯两地难逢。

波动一轮声悄。
水浸一天秋晓。
台榭冷,佩环寒,此际知心原少。

内外湖边人悄。
南北峰顶天晓。
摇翠盖,拥红妆,一夜幽香多少。

怀哉望望山囿中,月来老树高玲珑。


起行久之坐叹息,只合轻举随飞龙。


露华滴叶相下上,河影摇空更清亮。

弥漫寒气月微明,近觉风声远市声。


不恨浮沉人海底,楼居闲自得心清。

溪山有佳月,可以永今夕。


惊心总悠悠,过眼纷籍籍。


何为秋向深,甚是老已逼。

出谷秋水上,夜桥风月凉。


斗柄插斜河,露气垂云光。


取酒为更酌,四顾一笑长。

平生风月怀,醉语或惊众。


休倾袁绍杯,且卧毕卓瓮。


使君良不凡,客子恍如梦。

满船载得高溪月,吹落东楼万里风。


岸上未收灯火处,城头初动角声中。


抚怀定自闲相觅,抵掌还知醉亦同。

玉局翁赤壁岸,锦袍仙采石矶。


千古词人高致,一般秋月清辉。

天清照逾近,夜久月将远。


墙东双白杨,秋声隔窗满。

月出照中园,邻家犹未眠。


不嫌风露冷,看到树阴圆。

独夜嵩阳忆上仙,月明三十六峰前。


瑶池月胜嵩阳月,人在玉清眠不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