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凭渠百步穿杨手。
七札难穿犀甲透。
众心无异筑坚城,儿戏安能知细柳。

寂寂莺辞故苑,凄凄蛩诉高秋。
梧桐院静独登楼。
徐书鸿北向,照影月西流。

石城二月嬉春处,河楼不断弦索。
慢妆劝酒,诗题细字,袖边裙角。
东风太恶。

转首镫帘歌舫,板桥舒怨工。
叹黍稷、遍满荒城,斜照里、断穗摇风。


繁华真如坠翼,瑶台路、阻隔情未通。

燕归何处,过乌衣门第。
一带轻烟隔秋水。
叹衫痕、晕酒琴语弦诗,三十载,尘世赏音无此。

永嘉直数到贞明,三百年间宇宙倾。


草草梁陈貂尾续,纷纷云代犬牙争。


谁知普六茹坚者,已向重光作噩生。

精一危微尚赘辞,只须三语好为之。


风清月白此良夜,雪暗云昏彼一时。


玉斧照廊开嗣圣,金縢纳册付宫姬。

日来天马愤挥戈,直为当年斧画河。


万炬莲灯照鲸海,一杯麦饭渡滹沱。


思陵录上哀荣极,德寿宫前耆旧多。

我走金塘十五年,新年六十意凄然。


扶藜策蹇趋庐下,洗盏将雏拜影前。


蠹化不妨松饮露,凤栖犹拟柏参天。

骚情长爱重阳近,客路归迟夕照西。


举目山河秋寂寂,满城风雨晚凄凄。


老思旧隐盟鸥社,寒涉深流信马蹄。

香罗细葛端阳节,绛帐青衿少小时。


曩以弹丸俘晋孽,今于筒黍吊湘累。


千年感旧慵开卷,一酌销忧强把卮。

炎风逾月炽穹苍,稼穑如云已变黄。


令尹为民躬血恳,神龙奋雨破骄阳。


高低禾颖芃芃秀,垄亩风回细细香。

老去心情在一廛,是中忧乐称华颠。


因知不误三三句,空近偷安九九年。


生死去来浑付梦,火风煎迫谅非坚。

连雨霏霏作晓阴,倚栏不复见遥岑。


已疏日上三竿报,只听风随十日霖。


枝上绽梅肥自坠,庭中新绿色逾深。

辇下相知把酒稀,更逢寒食泪沾衣。


五浆道路何尝馈,三径荒芜未得归。


春事沉沈寒惨惨,暮烟漠漠雨微微。

百拙无能性又昏,欲将昏拙去求真。


新来又更添些懒,雪上加霜笑杀人。

为学平生不究源,未妨绝顶上慈恩。


塔高俯视群山小,江阔能容巨浪喧。


人每中登难脚力,谁于高处领天根。

日忽出天将有雪,雨将降地忽无风。


阴阳二气循环耳,静入儒生一笑中。

晴明佳思吟难尽,雨雪愁寒拨不开。


天地中间许多事,不应暑往不寒来。

一饮地黄酒,冤哉入九泉。


云孤无葬地,雪霁有苍天。


今岁难张咏,他年高董宣。

桑鸟催耕缘底事,草虫促织竟何成。


春风秋月祗垂泪,北斗南箕空得名。


有客悲歌持筑击,何时至治以韶鸣。

为渠销瘦为渠愁,减却风流剩却羞。


得雨如投碧玉井,随风似堕绿珠楼。


医颊髓空无处觅,返魂香断为谁留。

秋晓秋莺鸣绿树,我自徘徊不能去。


年年鸣值晚春时,晓窗共听人何处。


莺莺少驻听我吟,我吟未成泪双注。

牡丹过后卖芍药,清晓天街频叫时。


传世园林莺自占,有名花草蝶先知。


百年富贵一场梦,千古英雄几局棋。

风雨翛翛花事阑,馀寒迤逦麦秋天。


一春不见飞蝴蝶,几夜初闻叫杜鹃。


林外画眉谁妩媚,花间绣眼自便翾。

平陆人烟险,渔舟家口肥。


青天围箬笠,白雨浣蓑衣。


静钓鸥分石,寒归雪满扉。

青蘋先知秋,调遣入窗几。


荷花如六郎,一笑忽堕水。


美人坐生愁,揽衣中夜起。

昨日立春节,今晨春鸟鸣。


前峰宿苍霭,风声和且平。


南翁病来久,起绕花枝行。

次第花开次第飞,总堪饮酒与吟诗。


绝怜新绿光如沃,何必繁英尽在枝。

春事已随花事残,东风急处省凭栏。


枝头青子生来苦,守得黄时也自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