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忆梅昨夜下西洲,寄我双枝过陇头。


自笑看花犹有兴,却怜诗不似扬州。

盏为黄花送几巡,夜深烧烛尚留宾。


独怜不敢登坛赋,五鹿偏愁折角巾。

拒霜花傍石阑干,家有青毡坐不寒。


闻道宜城新酿熟,应知不厌客频看。

风急铜驼雪未消,凤城东北路偏遥。


一龛供佛谁名社,几客闻灯不待招。


系马阶前犹阒寂,行厨竹里半萧条。

寥廓飞楼并倚阑,十年今复醉长安。


天连大漠三边尽,秋入渔阳万里寒。


恋阙班行疲执戟,托交名姓庆弹冠。

访旧宁辞远,春深浊浪低。


衣裘修武北,风雨太行西。


郡阁吟红药,山家杖赤藜。

重九今朝是,登楼傍紫垣。


天清平乐观,秋在辟疆园。


移菊霜飞槛,餐萸月照尊。

一轺经岁返,奏赋亦雄哉。


霜过燕关落,秋随楚客来。


边鸿寒欲起,城角晚偏催。

岁晚莫情疏,方期解缆初。


故人忧见及,内热比何如。


春日繁鱼鸟,秋来把雁书。

青春动才调,扈跸上元初。


竟日莺相和,新诗锦不如。


自须开竹径,客至罢琴书。

到此应常宿,西郊白露初。


春来常早起,暮雀意何如。


一见能倾座,三车肯载书。

寺忆曾游处,南楼纵目初。


途穷非阮籍,赋或似相如。


能吏逢联璧,将军有报书。

客来修褉事,春在列仙家。


窈窕萦烟出,扶疏结绮斜。


窗留玄圃月,山倚赤城霞。

谢公文可读,山馆不荒芜。


星堕炉峰顶,珠沉甓社湖。


虎符丹旐远,龟碣白云孤。

秋催词客赋,晚醉酒人傍。


纨扇西风早,絺衣白露凉。


落梅惊玉笛,坠叶响银床。

本无颜色竞东风,冷落孤山水月中。


多谢诗翁好抬举,微言已坠棘端锋。

海底灵根石效奇,山经地志不曾知。


凝红幻出珠千颗,染紫装成玉一枝。


鹤骨龙姿随质见,鸾栖凤宿与香宜。

潮平江影见秋山,桑梓程途莽苍间。
乱后插萸中表共,庭前收橘广文间。
曲池皓月恒相鉴,高第浮云未可攀。
庭院风飘夜合香,旧游人事阅星霜。
朱弦欲抚无钟子,白日终回惜鲁阳。
卿月宵悬枢府冷,□□□□□□□。
悲秋一借阳台雨,却怪明河此夕阴。
剪烛试窥牛女渡,落梅先入凤凰琴。
情随天上乘槎客,响切城南捣素砧。
何代华阳逸,遗音瘗鹤铭。
胎禽漠然化,腕兔若为灵。
势挟云螭驾,图分山海经。
中表过从好,巢居又一枝。
金鳞云锦烂,玉树月华披。
坐即频呼酒,行应为采芝。
鹊桥龙巷元同里,咫尺能传母子芳。
冰蘖旧嗟慈行苦,翟翚今羡孝思光。
情追在褓堪销骨,语记残灯合断肠。
琼巘盘雄国,青山出上州。
未睹巴成字,初逢锦作流。
注峡将云下,回峰抱月留。
渐吾乡秋近,正莼美、更鲈肥。
顾安得相从,征帆衔尾,飞盖追随。
南中眼前事势,正相持、边腹一枰棋。
巫云一去付悠悠,堪笑星河老不休。
天上凄凉两魂梦,人间阅历几春秋。
销磨长恨诗难尽,领略良宵酒莫留。
粲粲新诗堕我前,夜深霜月照琼田。
共惊败榻才三语,大胜尘编更十年。
伏枥世谁怜老骥,浮空君自笑饥鸢。
吴门南望水漫漫,拟欲高飞欠羽翰。
老境思渠甚饥渴,尺书烦子问平安。
自知谱牒俱冰氏,敢厌班资但虱官。
石家曾作送君来,建业收书未得回。
只道还家仍款曲,谁知分袂许悲哀。
冥间孰与论心事,世上谁堪共酒杯。
人间三十六,曾未识朱园。
一昨袁丝饮,通宵谢屐痕。
厨灯犹琢句,山雨未移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