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日照园林草木新,眼前生意足怡神。


竹根小笋留遮堑,墙角枯株析作薪。


无事自寻颜子乐,有蔬莫笑庾郎贫。

雨霁群芳各斗妍,傍花随柳艳阳天。


何如杜老栖夔府,一似王维爱辋川。


紫燕入帘寻旧垒,黄鹂绕树喜新迁。

天上归来葺敝庐,买松移竹事幽居。


喜从邻里团新社,得教儿孙读旧书。


芳草池塘清涨溢,落花门巷绿阴初。

鸟鸣时雨霁,微物亦欣然。


江山空有待,物色为谁妍。


傍树安鱼钓,开窗理蠹编。

浩浩东风起,微茫晓日寒。


老翁鸠社米,稚子送春盘。


齿痛常妨饮,花开竟懒看。

今年六十八,白发奈渠何。


风雨连朝夕,烟霞深薜萝。


交游天上远,人事眼前多。

春兴浑无赖,诗篇亦漫吟。


老来安散逸,年少忆登临。


碧草萋萋发,浮云忽忽阴。

住楫溪头曙色开,萧条门径剪蒿莱。


正逢松菊邀欢日,况有琳琅善颂才。


皇象醴梅供客醉,朱登遗蟹待宾来。

白发惟堪供菽水,佳晨还得下鹓鸾。


登堂拜母劳公瑾,避地全家愧幼安。


竹径疏烟侵客屦,橘林飞鸟怪儒冠。

绿树荆扉晚更幽,鲈鱼菰菜近堪求。


故人有兴能寻我,但觅吴淞欲尽头。

穿径幽篁破嫩苔,绕池涨绿泼新醅。


黧黄梢蝶惊还起,翠碧窥鱼去复来。

东风动幽兴,杖策出柴门。


偶值烟霞叟,相邀农圃言。


新荷浮后沼,修竹荫前园。

山暝见归鸦,陂塘急暮蛙。


雨肥卢橘子,风落荔支花。


野食分樵爨,清歌过钓槎。

朝来片雨过,几树带清晖。


偶与山翁出,闲看水鹤飞。


苔生采药路,水没钓鱼矶。

车盖烟霞两路歧,低昂轻重至今疑。


已无巢父凭谁会,除却图南到我知。


高唱渔樵山落日,乱鸣鹤鹳雨添池。

处处花开衬马蹄,人间腐鼠欲何为。


苦吟仲尉古应少,归去渊明今较迟。


何梦更驰天上路,老年思琢竹间诗。

闲身不属樊笼琐,茅屋偏宜水竹村。


尽日枕书芸阁静,有时挥翰墨池翻。


娟娟翠羽凉生坐,落落清瑶澹迤门。

卜筑村居傍水隈,空庭积雨绣青苔。


浑如挂锡僧初到,时有求书客沓来。


小艇曲从芦苇入,疏篱又见菊花开。

岁晏有馀粮,杯盘气味长。


天寒酒脚落,春近臛头香。


菜色青仍短,茶芽嫩复黄。

故人手持一缄书,扁舟清晨造我庐。
为问舟从何方来,欲应未应先长吁。


长安平旦朱门开,曳裾靸履喧春雷。

何处村居好,山边况水边。


数间茅屋下,一带槿篱前。


绕舍千竿竹,传家二顷田。

春波澹澹卷寒漪,长日萧萧静竹扉。


村舍蚕催桑叶大,山田鹿食麦苗稀。

草堂有燕贺新成,沙渚无鸥续旧盟。


满径落红风扫静,一渠春碧雨添平。

高巾阔领深村住。
不识我、唤作伧父。
掩白沙、翠竹柴门,听彻秋来夜雨。

美人天际隔烟波,落寞其如索处何。


芳草易添公子恨,雪舟何日故人过。


雨迷云物关河险,霜落山门景色多。

溪光冉冉独长眠,抱膝酣看树杪烟。


风雨梦中过一岁,藤萝洲上送残年。


青山长得酬杯酒,白雪何人问简编。

一身拓落后,万事总萧条。


幽径饶芳草,闲云度野桥。


鹿麋欢会散,蝴蝶梦相招。

燕去雕梁竟不还,臣居疑在屋舟间。


溪边列沼夜涵月,竹里开门朝见山。


每踏云根期白足,偶书霜叶戏红颜。

安乐窝中惟自得,逍遥公后解相寻。


偶逢已是难忘处,独往方谐莫逆心。


僧过落棕思暂坐,蝉堆隔水益长吟。

少小辛勤壮欲休,著书拌得是穷愁。


怀人屡阅经年札,借地新成对月楼。


烟渚棹过妨宿鹭,晚畬锄遍学归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