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丝窠鼠迹锁书縢,老去斯文属友朋。
冻芋共煨须熟火,寒菹对嚼欲生冰。
山深有客传诗稿,庵小无僧上佛灯。
昔时剪彩聊为假,今见裁罗却是真。
叶底彩窠本机户,花边线草是针人。
独客书斋思拆补,静姝绣阁学缝纫。
红红白白好容颜,笑日临风锦裹山。
且引彩云来洞口,莫随流水去人间。
忆游梦得嗟重到,访异驎之拟不还。
人言乍见易得好,以我观君久更佳。
古来善友晏平仲,顾沮孔子胡为哉。
不如寒拾两相遇,抚掌吃吃笑口开。
亭馆成来三十年,主人头白与扶颠。
已诛荐莽开瓜圃,更剪茭芦浚藕田。
竹下鸣琴长忆鹤,花边酿酒拟留仙。
不读口生棘,多愁眼易花。
江湖四闲客,今古几诗家。
吟是蠲忧药,功如解困茶。
别来成隔岁,即是久相疏。
咏物追唐律,名亭学史书。
荑柔春霰后,花韵午晴初。
剩欲栽蔬抵食鱼,蠹繁骨立谩长吁。
畦丁伛背挥丛彗,鸡母将雏啄浅芜。
菜字元修须雨长,菁名诸葛待霜腴。
稻畦已改翻泥细,麦陇初分趁势斜。
觳觫倦耕眠树下,毕逋得食下天涯。
嫩晴微雨调时序,腊雪春风润土砂。
守著赪桐不为香,翩如凤子往来忙。
徘徊最爱真红色,摇曳偏垂五彩裳。
宁号孟蝉随鬓袅,莫为鬼蝶幻身藏。
淰淰清愁变暮寒,宾鸿去后燕来还。
流红似雨人千里,总翠如山屋万间。
竹杖行藏观动静,柴门开阖见忙闲。
同听精舍对床雨,忆著西湖一舸天。
何必钱神能使鬼,只须酒圣与逃禅。
作文自昔少称意,种学何时大有年。
曾闻画史传真诀,一叶旁边定一花。
莫把风晴拘格范,好于月露写精华。
耶溪舴艋花间屋,苕水鸳鸯叶底家。
有客披襟曰快哉,岂知元自舜弦来。
但令酷吏暑先去,足想苍生愠自开。
树影纵横流院落,荷香来往护池台。
风流天下真难似,惜向篱边砌下栽。
依旧风情三月在,斩新花叶四时开。
莫嫌绿刺伤人手,自有妍姿劝客杯。
好客分明为我来,不嫌茅舍似鸡栖。
归云古树如新画,久雨苍崖失旧题。
别我此行正月尽,怀君老眼两行啼。
此别未知长与短,一春风雨助凄然。
欲随流水入城去,更系扁舟话柳边。
芳草斜阳新住蝶,落花飞絮乱啼鹃。
遇事无心心自放,如今心事放尤难。
酒开愁绪汤浇雪,书润枯肠火养丹。
攲枕啼鸦分晓色,把杯归雁破春寒。
举头无路见长安,十月江南有朔寒。
岩瀑飞来云影湿,溪霜著处叶声乾。
相思一夜心先醉,欲话前冬鼻已酸。
金风璧月清凉境,红蓼青蘋迤逦秋。
漠漠蛛丝穿露重,微微萤火学星流。
何年才子诬躔象,几度佳人候女牛。
本爱真红一种奇,后来紫白自繁滋。
青冠轻举真仙子,彩羽来仪瑞凤儿。
石竹通家分异样,园葵附谱亦多姿。
风清月白天垂碧,有恨如羞半敛花。
红袖粉痕晨带湿,翠盘珠影夜生华。
杨枝洒润菩提雨,薇水流香仙子家。
天香夜气两交加,艇子攲眠宿妙花。
谁展银泥铺水色,更调汞粉拂霜华。
即空是色非二景,有象无声别一家。
二客论交自有时,篆畦相会不相期。
家如元亮贫更好,学抵申公老未衰。
好诗甚似无声画,昏眼羞同没字碑。
白月一家好,青山四坐迎。
短筇看虎迹,高枕听蛙声。
草具枇杷足,瓜庐熠耀行。
好翁和了碧桃咏,并欲尽赋园中花。
思迟才退句未吐,高篇已捷老柏涂。
此花蔓生枝自劲,天水碧染雪藕纱。
句读从朱老,经书本释翁。
于蓝青所出,他石玉堪攻。
文启吾乡秀,心知百代崇。
涧碧山红锦步障,晚菘早韭五侯鲭。
莫道乱来无乐事,床头流水作琴听。
离离漠漠总牢愁,仰面书空一幅秋。
比似羲皇元未画,何须小楷作蝇头。
谁将明月作边愁,玉兔毫成是素秋。
缚取山中毛氏族,盛行文教寝旄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