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经年掩扉卧,迹与城市遥。


谁为拔茹意,乃以仕见招。


本昧平生素,敢劳中道要。

书发南京已岁徂,开缄惊喜忽长吁。


谁知路比燕山近,更说新来一字无。

香台百尺拥雕棂,一朵青莲出紫庭。


龙辇先登开善塔,鸾旗犹驻翠微亭。

内官飞骑入松林,寺里华钟吼法音。


五百高僧齐上殿,红袈裟里间泥金。

东沔重围势已摧,南门烽火划相催。


尘沙远逐离人去,风雨潜随暴客来。


草色渐从烧后长,梅花偏向道傍开。

小星坠后冷衾裯,鹦鹉琵琶触物愁。


故遣秋娘唱金缕,借君酒劝解君忧。

颊上毫添顾虎头,主人画法擅西欧。


多情貌我东山妓,一笑拈花镜影浮。

迢迢访旧聚星楼,一路名花共载游。


携手定军山色里,青衫红袖两风流。

家园绮席快论文,酒赋琴歌到夜分。


人影勾回花里蝶,笑声吹散岭头云。


一年月近元宵好,几辈轮扶大雅群。

牛渚春波浅涨时,武昌官柳已成丝。


东来温峤曾无效,西上陶桓抑可知。

安流咫尺异逾淮,有兴何妨叠棹来。


茗碗茅柴殊易耳,萍齑豆粥岂难哉。


谈锋不怕通宵直,燕席宁辞逐日开。

浊泾不必羡清淮,社燕宾鸿任去来。


老子何曾凭日者,后生正合竞时哉。


圆规枉把方心凿,尘世常令笑口开。

朱颜青绶忆秦淮,白鹭洲疑鳌驾来。


侧畔交游欣作者,中间赓和负康哉。


新春渐觉风光好,陈迹时将日记开。

元和颂圣雅平淮,韩柳文章付后来。


联璧照人今粲者,断金定契古谁哉。


白醪劝我频沾醉,青眼逢君肯懒开。

舟浮江海达于淮,不尽词源衮衮来。


人是浴沂三益者,句成泛剡两佳哉。


千钟但使尊中满,九秩从教案上开。

未复中原近守淮,前朝该辅只时来。


济川用砺我无是,作醴和羹何有哉。


正喜春晴知岁美,顿招两蕊坐筵开。

瑞雾苍茫杳霭间,迟明催立大庭班。


禁林草木青春近,秘阁文书白日闲。


华盖荧煌天帝座,蓬莱缥缈道家山。

月魄才生夜,春风恰到时。


异乡愁对酒,深院静论诗。


道路嗟吾老,云霄恨汝迟。

万事萦心空岁月,一分春色已尘埃。


檐前雨脚何时断,陌上遨头几日来。


寒束幽花如有待,风延啼鸟苦相催。

铅杯压短檠,清膏沃虚草。


炯炯孤焰瘦,吐此双花好。


谁为夜气温,暗助春风巧。

昏昏日影有还无,谩诞春风势力粗。


品物固知春用意,细民其奈米如珠。


未相秦越尝忧国,不再皋夔愧服儒。

花朝花渐近,勒马更留连。


春暖风初定,官贫天亦怜。


身行千里外,心在五云边。

高阁春云护九重。
日华晓色映笼葱。
新年今日见东宫。

迎和门外日初晴。
玉树琼楼照眼明。
胡床隐坐度层冰。

正元六日。
西苑五臣同召入。
喜溢龙楼。

安南有生阮廷玠,隶书国内知名最。
整如老将严甲兵,庄若端人正冠带。


老夫持节使炎州,头白眼昏今老大。

安南有生阮太冲,隶书国中称最工。
劲如精兵槊善舞,疾若快匠斤成风。


老夫持节使绝域,眼昏头白垂龙钟。

草草杯盘具,喧喧笑语亲。


浩歌回白雪,醉眼失青春。


梨栗无遗颗,肴馐屡乞邻。

都人行正乐,天气忽微阴。


尽恐明朝雪,如何此夕心。


轮蹄迷道远,鼓吹乱更深。

粮府久关虑,骑官方应占。


天心昭可卜,人事备当严。


一苇江难恃,三巴民已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