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赤水村西风日晴,紫琳宫里凤箫声。


经冬翠竹摇仙佩,万里青山绕帝京。


休沐偶过花院静,盘飧兼爱药苗清。

地即大隐胜,材集补天馀。


达人秉高尚,讵云朝市拘。


覆庇本四海,俯仰托兹庐。

林馆来迟已暮春,追攀且得共高人。


贪山更送云中目,避日时移树里身。


台殿近瞻龙气绕,笙歌聊代鸟声频。

日照乱山如涌涛,忽随烟雾落平皋。


桥西旧有幽人屋,门外青松特地高。

览景谈诗乐事兼,暂时二八水庄淹。


忽惊文笔落吾手,翠扑车窗斗六尖。

紫兰芳杜冒长堤,不尽风烟越垒西。


疏雨远将晴树瞑,薄云低压晓峰齐。

露荷烟柳外,月上山翠寒。


水际一断桥,篱落小栏干。


剥啄唤我友,共此怀抱宽。

嘉兴马录判,归筑水村居。


土锉长腰米,莼羹巨口鱼。


青衫沾露薄,华发向秋疏。

一水泻寒玉,数峰罗翠屏。


渔樵自来往,不悟落丹青。

山晚牛羊下,野荒凫雁肥。
雨脚度江远,日光映林微。
泥深何堪纵步。

云树风初劲,雾窗晴尚悭。
雁落野塘暝,鹤鸣水村寒。
重来寻梅径里,渐喜嫩萼堪看。

达人任真性,于世鲜求馀。
山林与城市,所在靡絷拘。
孔明南阳日,栖止一草庐。
老农应未兴全空,犹有湖船倚短篷。
待得春风消息透,六桥都在暗香中。
少年冲雪探梅时,那识溪山有险夷。
今日短筇遥伫立,无言空咏老农诗。
甫里仙人姑射姿,平湖楼阁自瑶池。
帘间绣帔金钗拥,天上斑衣玉带垂。
倚户目随江路永,称觞心逐海云驰。
山色浓还淡,孤村水绕之。
俗尘飞不到,野老住偏宜。
埼岸疏疏柳,茅檐短短篱。
君行千里无几微,六见月挂珊瑚枝。
山猿野鹤俱无恙,独有梅花欠数诗。
邻墙砧杵送秋声,云掩香帏六曲屏。
灯下回文题未就,梅花明月一床冰。
银钩铁画忆珍题,笔法精神逼会稽。
可是荆州佳子弟,争怜野鹜厌家鸡。
梅花集里识真梅,曾读梅花偈子来。
四海交游君倒指,江南只有贺方回。
暮秋已误张郎约,冬暮归期又未成。
趁取岁前到家好,春来怕有杜鹃声。
纸衾如水梦难成,抱膝灯前读北征。
懊恨雁来无个字,海云千里雨溟溟。
小山山人荷为衣,松梅为屋竹为篱。
檐花细雨青灯句,独忆郑老同襟期。
十年骑鹤梦悠悠,天地无情白发愁。
归到咸阳还似客,几回肠断望并州。
人生南北浮萍耳,四海九州都是家。
毕竟男儿心似铁,莫将愁泪涴梅花。
怀哉丈人行,四海空交游。
桃李不识面,一生慕荆州。
梅花老山林,思与天下芳。
琼花差清白,荐之守维扬。
无贽谒梅花,一诗我破戒。
春风如打勘,具有案卷在。
水月一联诗,桃杏不敢近。
卷锦归之梅,梅花无可逊。
对梅日一醉,无酒如梅何。
尘世独醒人,卑之毋甚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