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云根无觅处,藏在此山阿。
地僻尘缘少,心清诗料多。
竹虚元有节,水止故无波。
吴江江上望,平处少波涛。
冬日思鲈鲙,天风落凤毛。
二难并四美,独立仰三高。
夜梦青鸾浴凤池,晓来水竹索题诗。
涴花吏隐无人继,老我风尘写愧辞。
拳石环清泚,龙须细屈蟠。
两峰低峍崒,一簇小琅玕。
密叶风前影,疏枝水底寒。
绕屋清波隔翠绡,鱼鳞发发鸟翛翛。
画阑影漾清涟动,书几阴来绿雨摇。
文采巧当鲛杼薄,秋声微度玉笙娇。
晨兴方冠栉,旭日到柴门。
水涨知鱼乐,林深厌雀喧。
秋光来远嶂,爽气满幽轩。
小景开园圃,层轩俯碧池。
卷帘看雨竹,扫径摘秋葵。
社燕辞巢去,寒蝉抱叶悲。
水阁云廊深复深,开轩绿雾常阴阴。
凉宵濯足月在港,清昼读书风满林。
食笋也胜鱼肉味,截筒谁作凤凰吟。
华构敞高明,况复临清池。
碧水自泠泠,箓竹何猗猗。
日出镜光净,风来翠羽披。
蚕种须教觅四眠,买桑须买枝头鲜。
蚕眠桑老红闺静,灯火三更作茧圆。
隐君溪上茅斋好,绕屋竹林秋更清。
放艇莫惊鸥鹭宿,吹箫还倚凤凰鸣。
一川夜月芙蓉净,数亩凉云薜荔生。
秋风潇飒满吴江,竹影飘飖落短窗。
堪爱倪迂清绝处,依微残墨本无双。
移家久傍贺兰山,卜得幽居水竹间。
冰镜光涵丹凤尾,翠云阴护白沙湾。
雨涛夜鼓溪头涨,风箨晴抽谷口斑。
水竹之居清且幽,休文无恙在湖州。
渊鱼或跃谁同咏,鸣凤安栖不易求。
镇日输君常把钓,何年著我一维舟。
繁溜响檐牙,深堂静不哗。
坐来听夜雨,歌起酌春霞。
烛小银花坠,筝低玉柱斜。
容膝坐小轩,野兴厌廊庑。
潺潺水竹幽,寓此得佳趣。
忧道轻黄金,身外何足虑。
水镜得闲居,修竹荫轩庑。
樵岚城市外,迥有山林趣。
幽窗宜习静,孤坐忘百虑。
秋云无影树无声,湛湛长江镜面平。
远岫烟销明月上,小亭危坐看潮生。
双目老来瞽,深衣实称情。
年年乡饮酒,不忝大宾名。
寡嫂多风节,门如法吏家。
小郎空好事,不为表贞嘉。
片玉曾夸我,牵丝许问名。
雁书来报晚,耿耿幼时情。
去县日已久,威风尚尔寒。
城中旧豪猾,不敢举头看。
高人结宇修篁里,轩户玲珑瞰流水。
庭皋月转翠阴生,溪上风回青浪起。
翠阴青浪映窗扉,曲径台深客到稀。
道人行履爱风流,荆棘林中著絮裘。
一带水光渠是我,几竿竹影独耶俦。
但将云壑为扃鐍,肯信蓬茅是赘疣。
老南老屋吹春风,辛夷欲谢夭桃红。
平堤水涨野烟合,柳塘阴雨愁蒙蒙。
林深无人掩茅屋,棐几湘帘净尘俗。
新辟层甍对紫阳,湖光山色极苍凉。
好招旧雨联今雨,却把他乡当故乡。
小隐漫言天下事,高歌未减少年狂。
一泓清水数竿竹,消得诗人为品题。
今我公馀无俗事,不妨领客暂提携。
七盘一何高,苍翠净寥廓。
夜雨濯杉桧,春风散芝药。
细云散岩色,细径度危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