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西村里,淼淼水拖蓝。
一缕墟烟青似织,数峰岚色碧可簪。


可唤小江南。

踏青云,遥指绿阴村。
斜袅金鞭晴试马,高烧银烛夜开樽。


芳草滞王孙。

东郊外,暖日水粼粼。
一路杏花寻幕燕,几行杨柳渡溪人。


沙细碾车轮。

家山好,春色满平芜。
花片参差裘马客,柳丝摇曳水云图。


远浦立鹈鹕。

清明候,细雨晓风和。
树里青帘春酝美,水边红袖丽人多。


处处醉颜酡。

湿云成片,暑将收、熠耀树间光小。
屋角斜阳,早西风吹到。
帘栊静悄。

暖云如粉,草芊绵、画阁晓妆时节。
鸾镜初开,把春衫香裛。
抛残线帖。

风摵摵,漏沉沉。
眉横螺子绿,鬓压辟寒金。
梅英一瓣飞香雪,引起春愁到翠衾。

罗浮梦,寒夜醉春杯。
高士雪中疏影瘦,美人月下暗香来。


东阁几枝开。

云漠漠,怪石碧苔斑。
长揖颠来同海岳,解酲贵不数平泉。


秋入小湖山。

秋满阁,蹑屐望遥空。
赵苑烟花城阙柳,玉屏山色佛楼钟。


半在月明中。

栅初引,清露缀枝斜。
黄鸟啼残窥画槛,玉蟾影转上窗纱。


偏称一阑花。

春昼永,烂漫赏花时。
风动紫英双蝶绕,香凝翠幄早莺知。


人立夕阳迟。

风习习,小院午阴稠。
鸦带斜阳清影乱,梦回疏簟碧烟浮。


疑坐晚山秋。

斋似舫,窗外雨潇潇。
仿佛棹移湘水曲,溟蒙客渡洞庭潮。


一半在芭蕉。

吟楚些,江畔与招魂。
埋血只今应化碧,怀人依旧独停云。


荒草上孤坟。

闲梦远,便去作清游。
燕市悲歌人已远,斜阳西坠水东流。


此意竟悠悠。

闲情绪,默自思无端。
心事万千都不是,别无人处泪阑干。


凤屧透春寒。

歌残月,闲忆柳屯田。
磨剑十年成底事,匣中夜夜吼龙泉。


想念转凄然。

风不定,吹乱一帘香。
花气暖薰罗帕子,月痕凉著素衣裳。
何事日匆忙。

东亭好,太史旧名家。
望去有庭皆叠石,看来无树不梅花。


既此是烟霞。

楚客才多不奈秋,长安赴集苦淹留。


半纶绶采缁尘化,十幅帆阴素潦收。


离恨枉能宽带眼,归期犹喜咏刀头。

临波飞阁迓层飙,溽暑狂酲此并销。


客至自同仙寇御,舟归不减郑公樵。


云明别岛朝虹饮,月碎前溪夜鲤跳。

络纬催寒断梦头,不眠双泪枕边流。


屏风莫展江南画,寸地能生千里愁。

寒威薄。
绣帷人未觉。
啄蕊争枝喧冻雀。

秋声起,庭院收残暑。
凉蝉抱叶鸣疏雨。
玉箫吹彻人倚楼。

炎光炽,枕簟凉如水。
芰荷覆沼双鸳戏。
香飘水阁藕花开。

春意动。
池塘初解冻。
花间啼鸟惊人梦。

路隔苍苔卒未通,泉花如发玉蒙蒙。


蛟浮海近云窗湿,蚊怯山寒葛帐空。


高枕不知秋水上,开门忽见暮帆东。

交臂多相共,风流忆此人。


海翻移里巷,书蠹积埃尘。


奉佛栖禅久,辞官上疏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