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烟林晚泊惬幽心,况有沿堤络纬音。


溪雨送凉来枕簟,瓶花横影到衣襟。


烧残败叶茶初沸,病倒羸童酒自斟。

蓬窗灯火听秋霖,脱帽搔头懒复簪。


衰病渐成因酒渴,闲心难断只书淫。


桃根剪烛纤纤手,小玉添香瑟瑟衾。

风景依稀近物华,幽山满目散天涯。


丛生似竹萌千笋,片合如莲蕴万葩。


独秀峰头云欲见,留仙岸口日初斜。

稍稍风波定,悠悠舟楫移。


身虽到汉口,家尚在天涯。


大别思大禹,古峰怀古夔。

愁多番夜短,村郭又鸡鸣。


更听邻舟语,行看海日生。


新秋河汉影,竟夕桔槔声。

峭帆乍转横塘路,湖山顿惊愁眼。
双崦茶烟,四桥松雨,曾记吟边深绻。
梅林弄晚。

紫燕黄鹂寒食,绿窗朱户清明。
帘幕尚留飞絮影,衣带谁闻拜月声。
画栏携手行。

峡口抱云汀,中流坐放舲。


亭高双逼汉,台迥一窥星。


海气吞江白,山光压濑青。

天色微茫入暝钟,严陵滩上系孤篷。


水禽与我共明月,芦叶同谁吟晚风。


隔浦人家渔火外,满江愁思笛声中。

莽莽荒茨岸,回回乱石滩。


雨寒收市早,风急泊舟难。


宇县兵犹斗,乾坤网正宽。

又嬉春画鼓,迎岁绣幡,半湖灯舫相倚。
响竹惊鸦,素波泛蚁。
草草辛盘风味。

簇簇江云妒月明,悠悠沙岸海潮生。


渔归别浦风无力,人语孤村夜有声。


颇费推移为去住,尚劳恩怨是阴晴。

凤凰山下凤凰桥,与客移舟自海潮。


中半秋光明月小,参差山势碧波遥。


四时得意真行乐,一榻高眠慰久要。

尚有馀香袭晚天,大江明月泊归船。


望穷空际疑霜隐,坐起寒潮见鹤眠。


星斗到襟浮不稳,云山老我未孤骞。

孤舟夜泊倚皇城,天际归心促晓程。


二十四桥霜月冷,卧听钟鼓送人行。

南枕湖光北枕淮,百年形势画图开。


黄昏鼓角孤城闭,尚记秋风万马来。

崎岖遵狭港,托庇倚葭芦。


泊舟姑孰堂,乃在溪上居。


此溪来处远,东引丹阳湖。

碧澜堂下白蘋洲,鸟影翩翩鱼阵游。


想见太湖湖更好,西风吹浪一天秋。

晴林眇邈晓波平,红日埋云只漏明。


少驻一篙微步去,试沽官酒句须成。

采石不见李太石,骑龙上天吹紫笙。
天上甚乐苦无酒,东游十二白玉城。


蛾眉亭下明月出,牛渚矶头春水生。

蒹葭已自见秋容,何事舟横浅水中。


滞橹停摇频问雨,破帆斜挂懒呼风。


波间试水喧艄子,篷下铺蓑睡柁公。

舒郡惊冬节,吴门忆岁时。


天寒城闭早,冻合水行迟。


再拜为兄寿,同声念母慈。

涓涓多近水,拂拂欲宜山。


吁嗟此君子,何地不容闲。

死别千年无见期,平生幽恨独君知。


萧萧松柏悲风起,犹记萝山恸哭时。

忆君同泊海西津,夜半围炉酒百巡。


今夜扁舟惟有泪,满江风雪觅何人。

冒寒曾上抱旗山,逸步飘然不可攀。


明日招魂向山上,江南摇落早知还。

蓑笠冲寒晚系舟,知君泉下亦离忧。


不须浪泊他年路,已忆平生马少游。

冠盖何年别帝都,石头今始接欢娱。


登楼歌吹官河曲,邀笛风流客舸孤。


坐下春波通竹箭,尊前暮雨乱蘼芜。

悠悠棹扁舟,泛泛清溪曲。


夕阳淡平林,长空下孤惊。


村远断人烟,言就芦洲宿。

小姑江上路。
暝云低抹,短亭烟树。
水驿风来,催送小舟三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