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听彻哀吟独倚楼,碧天无际思悠悠。
谁知尽是中原恨,吹到东南第一州。
江口潮生夜语喧,月残唯有数星存。
更凭高处观空阔,始悟乾坤是易门。
恍惚九河道,龙门碣石蹲。
水经郦子注,玉字禹时存。
泽怒疑彭蠡,山高压昆仑。
有客是南州,招邀郭北游。
彩云飞画栋,粉堞炫山楼。
尊俎三生话,乾坤一色秋。
佳辰连骑上崔嵬,楼阁平临睥睨开。
野树依微霜欲染,海云迢递雁初来。
十年紫剑空横斗,万里黄金尚有台。
宦海参商各远游,相逢此日共登楼。
萸囊菊酒酬佳节,鸿雁丹枫报晚秋。
天上白榆占象纬,朝端青琐重名流。
井干丽谯宁复云,齐云落星空尔闻。
粤中佳丽此重见,宇内楼台应少群。
画栋迢迢上霄汉,雕梁隐隐栖烟云。
岭峤飞岑百尺楼,下窥寰际渺浮邱。
郁苍天地千年气,盘薄东南万壑秋。
城阙晚云低陇树,海溟烟浪溯江流。
十万旌旗海上开,南征谁似武侯才。
一时氛祲敛空尽,满野欢声动地来。
天极扶桑看今出,雨馀穷谷自春回。
青山隐隐画楼雄,衡雁飞飞玉宇空。
云水流商初变律,关河哀角已鸣弓。
寒惊思妇红楼暮,凉送词人白苎工。
秋风萧爽正登楼,琪草琼花映宝邱。
槛外星辰临曲牖,月边雕鹗起清秋。
白云山色当空见,黄木湾声抱岸流。
北城轩盖动高秋,万井疏烟暝不收。
木落远村微见水,山空凉月正当楼。
清砧漫续蛩声溺,丽藻闲舒客思悠。
松涛满壑散炎埃,飞阁凌虚爽气开。
沧海波光侵槛入,白云山色隔城来。
烟花寂寞呼鸾道,古木萧疏朝汉台。
层楼百尺倚璇霄,雄镇东南万里潮。
影浸螭宫回砥柱,势吞鲸海护铜标。
晴云锁槛秋萧索,寒月窥帘气泬寥。
危楼五叠势摩霄,俯视沧溟若一瓢。
南服车书归汉属,故台无复见任嚣。
云开绝巘郁岧峣,揽胜高朋喜并招。
山寺刺泉连鲍井,海门翻雪托胥潮。
呼鸾尚忆登香辇,跨鹤空传品玉箫。
共倚层楼俯大荒,粤都形胜自金汤。
神州望切丹心炯,化国恩深白日长。
烟火万家周井牧,河山千里汉封疆。
万里登临一系舟,八闽形胜此危楼。
水通溟渤来重译,山入云霄壮上游。
题句只疑南斗避,倚栏还为夕阳留。
此夕双星倍可怜,人间天上两茫然。
清霄独坐愁无限,浊酒相看兴自偏。
楼畔曝书谁在眼,窗中乞巧事空传。
东南遥望霸图休,独上危楼见九州。
仙树影斜啼鸟散,汉台人去落花秋。
半帘日月依天转,万里波涛绕郭流。
东南王气古今浮,层构重成镇十州。
仙树夕阳啼鸟散,汉台微雨落花秋。
半廉云卷犹飞栋,两袖风清更上楼。
频年京国思君梦,此日危楼得共登。
暑气半消青嶂里,襟期偏洽白云层。
海潮飞雨侵瑶席,涧道流霞断古藤。
镇北有高楼,周遭俯层城。
险绝逼汉宇,沿洄走沧溟。
瑶甍鸑鷟奋,金沙匹练澄。
江流空阔楚天回,万树秋声绕吹台。
百代繁华何处问,登高今见大夫才。
霜月满楼人独倚,商声寂历撩人耳。
谁家玉笛来清夜,海思云情一时起。
忆昔曾登冀北台,萧飒天风海上来。
城北高悬朝汉台,可怜玉砌半蒿莱。
孤鸿似写尉佗恨,声入清秋听转哀。
王粲情何切,陆公去不回。
烟光晚翠滴,爽气朝霞开。
鸟向云中过,人疑天上来。
黯黯离愁已数秋,相逢岭表复陪游。
时当美景思豪饮,人在他乡爱倚楼。
海燕来时天正好,沙鸥飞处雨初收。
高阁星河近,登临万峰屯。
云光连岸失,海势挟山奔。
终古此潮汐,双丸自吐吞。
登临一何壮,楼与众山浮。
望到海门口,浑疑天尽头。
鱼龙交隐现,芦荻共骚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