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睡红乍洗,凉翠新装,清晨出浴华池。
露影含娇,无人故作风欹。
将开未开更好,幻巫山、嫩到瑶姬。

清晓有人来款扉,风吹衫袖白披披。


昨宵雨打山窗破,莫怪先生下榻迟。

行止皆前定,出门愁北风。


西郊不成往,昨夜梦途穷。

长淮宛转淮山麓,浩荡淮光酿山绿。


侧峰横岭巧连延,直自钟山彻浮玉。


晓来烟霭与风尘,面目参差未是真。

山翁卧听溪风急,夜半筛珠落窗隙。


千岩浩荡失故态,万径荒寒灭人迹。


拿舟欲访戴安道,截岸层冰正堆积。

爱菊渊明后鲜闻,濂溪孙子况能文。


露华清晓凉如许,湿却松间一段云。

送客陵阳第一峰,临分莫遏顺帆风。


人行水驿梅花外,诗在昭亭雪界中。


破屋但留黄檗老,高风难觅紫芝翁。

漏尽铜虬夜未阑,曙星炯炯碧云端。


马头笼烛冲寒去,直过南山第二关。

湘江好,城郭带江斜。
官柳渡头朝系马,估帆堤畔晚归鸦。


水上有人家。

青山自是栖黄发,白日虚传步赤霄。


老我数椽秋色里,便同高宴会虹桥。

凉色溪边嶊万木,晴岚树杪接层霄。


开帘自觉烟霞满,不用扶藜过石桥。

清晓候门立,癯然骨空留。
举步衣尘飘,知是儒者流。
向我一长揖,未言知有求。
冥冥蒙蒙方寸天,不知所以然而然。
无根老槎湿风烟,霾云懜懂栖苍玄。
晴窗开卷作三叫,看得米家神气小。
落月窥瓮牖,殷勤唤人醒。
蓐食治野装,行行向郊坰。
林端横宿霭,未放群山青。
曙光晴散越王台,万壑千岩锦绣开。
攲枕僧钟云外落,卷帘渔唱镜中来。
树藏茅屋鸡声断,露湿松巢鹤梦回。
倦夜思重阁,曙登兴悠哉。
殿古木亦老,江阔眼逾开。
宿雨风前落,幽云镜里来。
乱石排天倚岚壁,苔痕不犯松乔迹。
上通群帝集台斗,下凿十洲通碣石。
树呼清风杂今古,山遗宿润从开辟。
禁庐休夜直,瑞霭向朝敷。
华阙辨云气,紫宸低斗枢。
帝梧鸣彩凤,宫漏息铜乌。
清晓意未惬,卷帘时一吟。
槛虚花气密,地暖竹声深。
秀色还朝暮,浮云自古今。
曾从江上系孤舟,渺渺清江万里流。
两岸青山春正晓,一声鸣橹下扬州。
韶也性颇癖,为爱名山游。
及兹见图画,近远须购求。
梁溪倪君与我好,看山作图非草草。
蒙蒙烟树楚江湄,寂寞渔村护短篱。
云梦舟中春睡足,醉馀犹记牧之诗。
山色船头辨有无,一峰隐秀不嫌孤。
晓江揩得明如镜,雾鬓云鬟看小姑。
清晓渡湘水,携壶登翠微。
寻碑怀北海,采菊思东归。
月落群鸡唱,霜高一雁飞。
清晓轻传一信风,花添红粉草添茸。
画楼十二栏干曲,春在珠帘第几重。
金润飞来晴雨,莲峰倒插丹霄。
蕊仙楼阁隐岧峣。
几树碧桃开了。
杳杳天宇凉,月坠星亦稀。
朝晖下檐隙,远色开林扉。
寂坐无物役,隐几或在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