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乘秋双桨荡溪湄,欲就垆头共赋诗。


芳草闭门香绿醑,闲云遮树出青旗。

早泛沙棠系小桥,午移尊榼纵轻桡。


微凉渐逐秋蘋起,醉共溪头浴晚潮。

欢住湖东,侬住湖西。


门前杨柳,夜夜乌啼。

水国蒹葭露气凝,何辞十日酒如渑。


今朝郭泰同舟约,落日江头忆李膺。

柔条长叶压低篱,浅白轻黄映水涯。


为问采桑南陌女,何如堤畔卖花儿。

傍晚渔舟隐苇芦,得鱼堤上向人呼。


换来共作黄丝鲙,何必秋风羡入吴。

仙洞寻芳绕曲溪,百花丛处乱高低。


闻歌似在花间语,不是桃源路亦迷。

蕉林枫树隐人家,两岸庭畦半种茶。


小妇提筐行处掇,归舟犹带夕阳斜。

里社村醪共唱酬,轻风微雨亦绸缪。


与君朝夕平原饮,何似推篷竟日游。

幽栖新筑水东头,岂不怀居好浪游。


白日倘缘尘世驻,丹砂宁为学仙求。


出门暂却家园累,去路遥怜鸿雁秋。

月明秋水镜湖深,十里溪松向晚吟。


满目烟霞难应接,归途休讶是山阴。

转轿南堤大阻长,不如乘兴泛轻航。


园林荫翳清如簟,禽鸟将迎语有簧。


溪是明河天上去,山疑方丈石中藏。

谯门之南溪水长,斜晖倒闪青铜光。
下与长江作支股,愁霖涨天江潦黄。


江潦黄,入清溪。

舟在此溪滨,披图看愈亲。


须知堂上客,便是画中人。


潇洒苍葭映,舂容碧浪春。

清溪溪上山,九山山下水。
山水遥相望,美人隔千里。
飞鸿来远音,老鹤喜得类。
清溪溪口荻花秋,底事年年伴白鸥。
北去不辞书帛寄,南来非为稻粱谋。
荒烟渺渺长桥外,落叶萧萧古渡头。
微月悬孤榻,残云过断塍。
松风林外笛,茅屋水边灯。
久坐忘为客,清吟未得朋。
老树依沙岸,柴门上下邻。
断桥归郭路,细雨过溪人。
白鹭双飞去,黄花数点新。
接淅复接淅,王事靡敢稽。
朝方辞赤水,暮已宿清溪。
扁舟顺流下,骤马犹自迟。
蒲帆破晓到清溪,溪上人家曙色迷。
独有幽禽知我意,野花丛里尽情啼。
十载江湖载酒行,异乡又觉岁华更。
孤舟夜雨三更梦,万里风云几日程。
宝篆香消银叶冷,砚池冰合雪花明。
清溪清见底,白石净堪数。
移船溪上过,忽见浣纱女。
下有粳稌上有麻,南风吹尽木绵花。
新篘村酒家家熟,笑止游人憩小车。
小舟荡漾清溪津,远雨看来疑未真。
海西斜月忽到席,对酌江心只两人。
君莫弃浊流,湜湜见泾沚。
莫谓流本清,扬渭混渣滓。
是处有清溪,溪清流亦驶。
灵泉涌出山之腰,澎湃如雷日应潮。
湛老浚源归去后,几人充量汲颜瓢。
万壑松鸣滕六开,旌旗风卷清溪隈。
军门击鼓三通歇,番蛮一队西南来。
毳幛两旁森刀戟,俯首不动如衔枚。
清溪绕栏行,看山如屋里。
春风吹不晴,晨光在烟水。
未觉轻桨移,隐隐双桥驶。
有约惜韶光,酒香花满堂。
斜阳写哀艳,春意在微茫。
持此与静者,相看谁老苍。
白板桥西小径幽。
桑阴微雨听鸣鸠。
炊烟隐隐三椽屋,云水蒙蒙一叶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