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文若王佐略,奋身出匡时。
中散学养生,祸起危言辞。
二子岂不贤,杀身良在兹。
贫贱难久居,固穷亦有道。
有酒且为欢,居常以待老。
朝华既夕萎,春荣亦秋槁。
避焚于水涘,避溺于山隅。
此计未必然,忧患实多途。
前为荣贵引,后有贫贱驱。
闲居唯恐卧,展卷常心开,俯仰千载间,万感集中怀。
古之英雄人,亦苦时命乖。
吾谋适不用,蓬累何栖栖。
东海有贫士,本非希世姿。
独立龙门桐,百尺无旁枝。
中含宫徵音,其外则无奇。
清和惟首夏,百卉扬菁英。
有酒不自醉,无乃非人情。
丹霞映四野,白日将西倾。
词客相夸大,子虚与亡是。
云梦今萧条,上林竟残毁。
寓言诚无当,世事亦复尔。
昔在少年场,终夜歌呼喧。
相将酩酊去,月落城西偏。
风流云散后,酒垆邈河山。
黄鹄奋六翮,万里恣高飞。
风飙忽震荡,时念故巢悲。
啾啾田野雀,禾黍相因依。
碌碌徇世务,笑语非中情。
贪夫营刀锥,烈士徇声名。
生人谁不死,愚者慕长生。
日夕拥群籍,里巷如空山。
偶逢会心处,思与古人言。
古人去已远,近者乃千年。
我本磊落人,忧患缠绵之。
唯逢酣饮处,亦有开眉时。
暮年学恬淡,意复不在兹。
白日识归心,凉风吹葛巾。
世行元嘉历,身是义熙民。
望里停云赋,门前送酒人。
富贵不苟得,贫贱亦自荣。
俯仰群化中,澹泊乃其情。
生理随分足,去就一毛轻。
杜曲探春春可怜,落花流水夕阳天。
蹇驴扶醉归来晚,林外数声响杜鹃。
绿柳青池护碧亭,无端风月畅幽情。
观鹅到处堪消遣,岂独山阴写道经。
剡曲溪头近若何,扁舟风雪夜相过。
象城亦有知音者,几度停云兴更多。
黄阁朱扉是业缘,折腰懒向督邮前。
抱琴倒挂茅亭下,翠柳黄花自在天。
宋室方兴日,先生归去时。
柴门五株柳,风动绿丝丝。
结庐人境羡陶潜。
车马不来喧。
胜处自多真趣,飞鸟日相还。
阑干倚处。
戏裁成、彭泽当年奇语。
三径荒凉怀旧里,我欲扁舟归去。
遗民百念冷,中岁多艰虞。
不希咸阳价,顿有旁行书。
李侯妙德望,闲雅亦甚都。
往者金华公,赐环僰道归。
笋舆过柴桑,彷徨有馀悲。
荒庭尚如旧,物色人事非。
贫贱俯中岁,没齿甘无闻。
藿食屡清饿,势与膏粱分。
斯滥非我事,浊醪饯归云。
马迁下蚕室,发愤见良才。
伯夷观列传,冥报嗟从来。
含悲复不逊,安能避嫌猜。
侍中着貂珰,非无事君志。
杂用儒家流,仕宦讥不止。
汉代从行幸,亲近固其理。
韩嫣佞幸徒,骪曲承密旨。
长安有成言,金丸不饿死。
平生鵔鸃冠,于兹见操履。
淮南学神仙,逸迹穷山海。
著书名鸿烈,精爽凛然在。
字中挟风霜,反躬忘寡悔。
惠庄长安儒,驰骋盘珠走。
廉蔺茧栗犊,五鹿不当负。
拊心困剧谈,此中固多有。
子云识奇字,辨舌非所长。
有宅才一区,安贫固其常。
深沉草玄腹,如裹万里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