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佳人相照冶城游,桃李风光占上头。


横笛玉箫更凄咽,诗成江令不胜愁。

寿阳宫禁玉阑干,五出妆成额上看。


只恐掖庭春事晚,落花深处不胜寒。

千树琼瑶附一椽,琅邪旧隐小游仙。


于今开落无人问,九里山中生暮烟。

独倚西风醉醁醽,云阶月地几垂青。


破寒岁岁催人老,摇落王家顿有亭。

斜月疏灯照夜珠,淩庐台静长青芜。


销魂缟袂朝元日,不见新词缀石湖。

冷香轻逐晓烟霏,却被野风吹上衣。


恍记重游李供奉,慈恩荒草绿英稀。

几树参差白玉条,山城水驿见舒翘。


年来驴背诗情减,风雪何人过灞桥。

领取清标作散香,小桥流水送斜阳。


南湖荒圃都萧瑟,犹说当年玉照堂。

姑射仙人绝世姿,乱山残雪水边篱。


袁丰但解倾城笑,孤负寒香落酒卮。

陆范风流并劫灰,一枝聊赠见清才。


即今春满长安道,无复江南驿使来。

当年和靖慰调饥,无恙西湖旧宅非。


野鹤不知人去久,天寒犹傍故山飞。

蜀王旧植匝川原,肯为寻幽到水源。


一片芳华楼上月,春来还照合江园。

曾是松林暮憩时,淡妆素服最相宜。


野烟疏月不成片,翠羽无端飞上枝。

瘦尽腰肢不自怜,垂头无语怨秋烟。


争如蚕泊牵愁绪,漫采燕脂渍薄绵。


别馆莓苔凝夕照,小窗风雨送华年。

晓凉清露渍罗衣,锦瑟韶华转眼非。


倩女离魂归未得,汉皋杂佩解应稀。


偶邀瘦蝶为寒侣,好语游蜂莫浪飞。

薄命为花不耐霜,将荷作镜照回塘。


东风台榭曾烧烛,西注星河感服箱。


碧玉小家怜女伴,白头宫女说君王。

延伫玉阶空断魂,萧萧寒草锁重门。


风惊弱质含娇态,雨湿芳心化泪痕。


红豆难传榆荚塞,朱丝愁系苎萝村。

金粟香中感岁华,层层圆晕灿流霞。


人间孀妾应含怨,世外文箫别有家。


天迥难招司药兔,露寒惊起后栖鸦。

安得长桥飞上天,紫云法曲羽衣鲜。


观涛枚叔还今夕,斫桂吴刚异昔年。


神女西山动豪竹,小臣南郡起歌弦。

清砧明月暗相怜,袅袅微波弄夕烟。


长信宫词怨纨素,沈园嘉树罢吹绵。


伤心白下馀残照,回首红桥又昔年。

何年清露拂朝衣,转盼青青作态非。


灞岸嘶烟归马杳,苏台啼恨晚莺稀。


半塘残月和愁暝,一片凉云绕梦飞。

星星薄晕早经霜,华发参差感野塘。


万里烟尘回紫塞,十年风雨怨青箱。


纤腰零落伤南国,故垒萧森忆汉王。

萧萧瑟瑟瘁离魂,蓦地秋风黯玉门。


薄雨催残疏雁影,夕阳绚尽乱鸦痕。


那堪羌笛吹中夜,又是哀蝉送别村。

张镃当日品花宜,微雪山林野水湄。


背立东风着寒色,不教吹酒上凝脂。

野畦烟老芍药红,小桥曲水遥相通。
礼宜门今在何处?离离禾黍荒城空。
夕阳霞散西山麓,看花欲向村垆宿。
名园画舫学水媐,板桥垂柳山禽啼。
四面楼台树阴里,中间亭子荷香迷。
竹林苍翠凉如雨,肆野村醪白于乳。
青铺碧毯何能唾,鸟语花香小雨过。
幽深曲径叩禅关,支公塔冷烟霞卧。
前朝石碣敞诗襟,上房仙梵发清音。
潞河曲港通渔溪,溪边钓艇春烟迷。
晓来拂柳行两岸,绿阴浓处莺声啼。
得鱼不须上城市,沽酒且向篷窗里。
岸然道貌烟霞友,青眼相逢与我厚。
花木清幽荫竹轩,草亭潇洒大如斗。
华表千年鹤已飞,园林易主空沾衣。
海天日落鲸波明,长城古道关山情。
晓风残月伴行旅,山程水驿如趋迎。
二月清明柳初擘,北平门外憩松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