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河伯应窥豹管斑,放船秋水不生澜。
洋洋得济非无命,题满新诗赵魏间。
渺渺洪流泛使航,萧萧寒日淡无光。
平沙依约云横渡,短楫飘摇风满裳。
水底鱼龙时啸舞,望中鸢鸟没苍茫。
河上东风吹客袍,中流浊浪拍天高。
平生不识风波态,今日方知涉险劳。
万里奔流势转雄,风雷曾见舞鱼龙。
西来派出昆仑远,东去波连弱水通。
砥柱龙门神禹迹,宣房瓠子武皇功。
中土多形胜,山川独厚深。
太行横地脊,河水贯天心。
春雨田畴坟,晴云野路阴。
疲马日投北,间关意若何。
星霜催短鬓,风雨渡长河。
远道逢人少,归心入梦多。
春申浦口午潮生,及到斜阳潮始平。
风便东湖挂帆去,弄珠楼上笛三更。
万里驱归马,凌兢石路多。
平原忽莽苍,天半落黄河。
晓日荡寒色,长风涌大波。
西来东去长趋海,六载三回此渡津。
帆背风轻波浪浅,便从清口向桃源。
黄河回九曲,适郢乍经过。
积雨初添涨,无风亦自波。
人行沙岸小,树近夕阳多。
是日出河口,超然益耳目。
久不见东流,寒光夺晨旭。
其声烂不收,澒洞若犄角。
晨兴理轻策,咫尺阻长河。
是时当伏秋,激浪涌嵯峨。
中流风怒号,嘘吸愁鲸鼍。
击楫金堤下,中流望眼开。
水从天上落,人自日边来。
废垒寒烟白,荒墩画角哀。
城外黄河河上山,山山回抱作重关。
津船逆渡经三折,星海分流见一湾。
掉臂嵩门行在望,吟诗洛社几时闲。
小驿三间屋,驱车薄暮过。
低窗延落月,虚枕纳长河。
轮铁消磨尽,囊金耗散多。
此水来天上,孤舟激浪行。
涛声冲岸急,塔影卧堤平。
高屋旋沙没,平畴蔓草生。
天汉浮槎讵可登,双丸跳荡此中腾。
千帆疾下真如鸟,十月初寒未试冰。
觅渡声传樵径月,鸣镳目断猎围鹰。
淼淼洪涛络地长,迢迢帆影挂斜阳。
堤回曲岸虹千仞,雁起圆沙字几行。
久矣鸿沟迷楚汉,漫从碣石问沧桑。
灵槎万里挟长风,浩荡何源不可穷。
一脉混黄余太古,百川宗派亘天中。
云开岱色经秋碧,雨助涛声入夜雄。
秋声莽莽马萧萧,汝陕西来极望遥。
三晋河山趋浴下,二陵风雨过中条。
英雄故里人争说,井邑先民泽未雕。
青山无数争来前,黄河春水流涓涓。
三年燕赵饱尘土,眼明喜见江南天。
高楼倚空殊岝崿,苏子风流浑如昨。
徐州河声吞吐里,千家围住河堤底。
堤东一塔出高寒,影插黄河半天水。
我向徐州问官渡,棹上河声上流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