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庭院阴阴覆薜萝,尚书祠墓此岩阿。
长才只合从簪笔,晚节犹教学枕戈。
毕竟圣明持法恕,空闻门馆受恩多。
出谷复入谷,下上穷烟霏。
遥见群峰划天碧,石骨瘦削云肤肥。
回崖愈转愈不及,振势百折难停鞿。
溪回停兰桡,一径破苍霭。
层峰隐孤云,断涧流浅濑。
行行不辞劳,空翠落衣袂。
胜地甲三吴,风云想霸图。
绮罗西子径,烟雨范公湖。
故苑悲麋鹿,空林响鹧鸪。
圆景下绝壁,山馆忽已暝。
石磴静张琴,雪泉清瀹茗。
不知夜已深,月上青松顶。
秋殿闭空香,天风吹高岭。
身立松景寒,目荡湖光冷。
雨后灵岩路,霜枫落马蹄。
峰回山寺近,树接野天低。
孤塔横云断,层峦割雾齐。
朝出泰安郭,暮抵灵岩原。
好山似贤主,延客开篱樊。
屏翠何窈窕,侧侧松云繁。
上山复下山,僧庐三里余。
无数梅花林,照水争清疏。
禅宗息文字,掩关终岁居。
微露濡行人,揽衣起破晓。
一步一看山,翳丛惊宿鸟。
风廊出溟渤,钟声散迟早。
薄雾恋山坳,日在征鸟背。
出门一舸浮,峭碧点波碎。
横空见塔尖,如佛影孤髻。
天下名蓝称四绝,灵岩雄与岱山连。
古渊堂上凭栏处,似在栖岩太华边。
灵岩之境最超卓,高隐翠微浸碧落。
迢迢一径倒青松,壁立危门敞虚阁。
敞虚阁,见寥廓,万叠青山连海角。
抖擞尘衣访古踪,扪萝涉崄彻灵峰。
寒堆泰岳千岩雪,清绕方山十里松。
泉顶客回闻法鼓,云堂僧起动斋钟。
三岩九洞绝尘寰,问讯真人得纵观。
丹就已乘仙鹤去,云深元有老龙蟠。
铁船泛海源流远,玉柱擎天星斗寒。
忆别老君洞,今逾二十年。
重来持汉节,又复冒蛮烟。
风物总仍旧,霜髯徒自怜。
灵岩山势异,金地景难穷。
塔影遮层汉,钟声落半空。
千峰罗雉堞,万仞耸屏风。
叠翠围僧国,幽栖孰有才。
名高仍可隐,骨俗岂宜来。
花发松香没,云销石色回。
乔木森森结绿阴,翠峰深处隐禅林。
高僧见鹤坐泉眼,群丑闻鸡息盗心。
春去野花开异品,晓来山鸟弄新音。
山回路疑绝,林深秘岩扃。
凿翠出金碧,开轩列云屏。
希有昔成道,久矣斯岩灵。
松关开野寺,山色净藜床。
战局谁争胜,夸声或大当。
有人观物静,得句满囊香。
四绝精蓝冠古今,千山影里寺难寻。
年来踪迹如萍梗,不得登临恨更深。
一径碧如合,四山危欲堕。
天低鸟不飞,露湿龙常过。
岩根小叶下,境净不可唾。
战士长戈赴荔原,谋臣献策庙堂间。
吾师倜傥浮屠隐,不事王侯事经论。
两街推许住灵岩,百鸟衔花待师□。
泉石平生性所耽,谢公延我到东南。
红莲幕下烦佳客,文脊山中访旧岩。
剪竹扫花寻鸟道,扪萝随衲问龙潭。
归意太匆匆,逢春去住中。
澹香花湿雨,薄影絮行风。
觅句愁何许,谈玄兴未穷。
老人昔记观何处,白发苍颜只如故。
湛然不与生灭期,始信真心有常住。
公今忘物兼忘我,坎止留行无不可。
万境崩腾倒笔前,飘飘落纸似云烟。
要看墨妙供千手,莫遣诗翁入两肩。
长廊籍籍履声中,邂逅欢迎得此公。
会续千灯齐古佛,先拈一瓣供诗翁。
青莲花出古娃宫,华殷亭亭月满容。
风籁一声传夜壑,云幢千丈荫苍松。
曲池漫漫悲禾黍,古隧冥冥出鼎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