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翠蔓回环抱曲廊,粉肌含露媚朝阳。


姜郎结习应难忏,老去犹然爱淡妆。

老来无事独焚香,药裹扶身万念忘。


连日为花抛美睡,一分犹作少年狂。

浥露层层翠作堆,迎风潋潋紫霞杯。


小园莫笑秋容淡,犹赚衰慵一顾来。

小女褰帘呼早起,披衣小立看牵牛。


幽娟数朵最宜晓,风露一庭先入秋。

侧塞轩廊翠蔓斜,秋芳虽冷意犹赊。


淡敷粉本庭心月,微映天然屋角霞。


白石固应知老味,居仁未敢作生涯。

衰白馀生事,沉冥遣有涯。


无心呈妙色,破涕向幽花。


自识优昙瑞,宁为大耋嗟。

长是无人见,惟馀残月斜。


新承九秋露,出浴五更花。


淅沥轻寒袭,凄迷宿雾遮。

向夕巡篱落,侵晨汲井华。


微添经外课,不断佛前花。


晓梦连凄艳,炉烟拥翠霞。

一箭比琼华,娟娟凉露斜。


窥庭惟皓月,贻佩是青霞。


往事沉沉去,新悰念念差。

河鼓星高,绕莓墙、几点野花开了。
不近夕阳,横斜晓风吹老。
依稀过雨长天,谁脱下柴窑新稿。

过了填桥,算黄姑无事,瞥来池馆。
重露娟娟,全凭嫩筠扶蔓。
碧窗未拓蝉纱,空想杀、停梭娇面。

药品能攻疾,花名强效人。


应无渡河想,且免服箱辛。


壳绽金铃子,苞舒碧角巾。

银浦阔。
黄姑渡河候,此花心切。
藓砌仙根,竹篱露蔓,凉丛千叶。

篱笆雨过晚阳红,碧衬秋空点染工。


河鼓星高钟异卉,铢衣烟靓袅西风。


香挼茜彩涂姜色,蔓引凉姿入豆丛。

卉中深碧斯为最,绣蝶红蜻宿近枝。


巧补疏篱阴漠漠,善缘高竹实累累。


满承秋露瑶杯莹,半敛朝阳翠袖攲。

露气浮风入短篱,蔓延高下复参差。
轻清不作妖红艳,漠漠秋阴分外宜。
茅屋松窗,正西溪溪曲,短篱低亚。
秋草试花,枝枝锦葵墙下。
荒园渐少芳菲,映碧藓、牵藤斜挂。
银河渐曙。
脉脉似曾花欲语。
天上人间。
离亭酒醒。
一扇凉风吹鬓影。
惨绿横斜。
弱不禁风,绕葡萄珠架,碧圆如磬。
侧向晓楼,盈盈乍窥窗镜。
绢衣似涉银湾,蘸点点、冷波犹凝。
瑶阶如水露华凉。
才放锦栏长。
牵丝不恨银河远,背西风、自系明珰。
红蓼黄花取次秋,篱笆处处碧牵牛。
风烟入眼俱成趣,只恨田家岁薄收。
翠影疏凉,似深杯含露,野塘低袅。
倦马都嘶,催人半程风帽。
都愁好梦回来,便尽向、山篱开了。
叶细枝柔独立难,谁人抬起傍阑干。
一朝引上檐楹去,不许时人眼下看。
圆似流钱碧剪纱,墙头藤蔓自交加。
天孙滴下相思泪,长向秋深结此花。
牵牛易斯药,固特取其义。
安用柔软蔓,曲为萦绊地。
汝若不巧沿,何能可旁致。
青青柔蔓绕修墙,刷翠成花著处芳。
应是折从河鼓手,天孙斜插鬓云香。
西风樵子谷,藤蔓络柴关。
名在星河上,花开晓露间。
秋空同碧色,晓日转红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