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官舍张灯坐,悠悠心事违。
城高寒角动,寺远暮钟微。
宦海空縻禄,风尘欲拂衣。
高馆张灯坐,悽然思不禁。
春风随客远,夜雨滴更深。
漫说金横带,还愁雪满簪。
旧梦怜钗凤,寒声数箭虬。
经旬小别动新愁。
怕听琼箫飞响、上南楼。
檀板休催日暮天,鸟程信断冷银船,杖头飞尽阮家钱。
芍药开时心易怯,鹧鸪啼后梦难圆,僧楼闲看雨声眠。
谁家断续寒砧捣。
冷柝敲更早。
一灯风雨自孤吟。
爆竹声喧箫管奏。
佳节年年,又到元宵候。
灯火六街明似昼。
君火消三昧,心灰死不然。
壁灯红似豆,尘海黑如烟。
短榻欹衾枕,长街闹管弦。
繁华城不夜,上九好观灯。
心亦思前去,身偏病未能。
人歌金缕曲,我抱玉壶冰。
春月令人悦,秋月令人悲。
人意自悲欢,夫岂月所为。
炯然此方寸,圆明贯四时。
沙河红烛暮争然,花市清箫夜彻天。
客舍风光如昨梦,帝城歌酒又经年。
老僧强作琉璃供,上客先逢玳瑁筵。
山城灯火已萧然,扫巷游人更雪天。
厌听落梅翻永夜,喜看飞絮卜丰年。
狂随戏蝶装罗髻,巧逐纤腰上舞筵。
亭上横看十六峰,峰头烟霭碧连空。
不须更作游山计,坐遣诗情落酒中。
屿岫新亭好,悠然见七峰。
凭栏吟不尽,春色与秋容。
墙隈绿袅风前竹,池上青横雨后峰。
森然便有濠濮想,若者曾吞云梦胸。
杳无碧涧来鸂鶒,安得旧水藏蛟龙。
呼得苍头数橐金,旋沽村酒过墙阴。
焦琴不鼓知音断,冻笔频呵作意吟。
扰扰漫天空眩目,看看出日为寒心。
低唱谁家帐缕金,何如短棹泛山阴。
天边雁断无留影,泓下龙寒亦懒吟。
著柳便随风作态,欺梅除有月知心。
衡鉴高悬已自公,修严官禁不通风。
樊墙便有河山隔,梦寐犹疑笑语同。
离索暂应疏酒盏,往来争敢递诗筒。
芳草沿堤长,圆荷出水迟。
倚栏风醒酒,岸帻雨催诗。
鸂鶒巢安在,仙凫舄讵期。
坐久无人问,愁多莫我娱。
颇知新岁好,却讶五行孤。
书乱尘凝案,灰寒雪拥炉。
夜桂飘香,西风淅淅寒窗悄。
素娥相照。
倍觉秋光好。
凉风肃秋宇,明月照庭帷。
揽衣起中夜,四顾何踌蹰。
伊昔来京国,青杨拂地垂。
白黑贤愚混是非,诙谐调笑足投机。
平原具眼犹轻遂,延赏何人解识韦?
红杏碧桃应懒种,孤云野鹤自高飞。
世间处处鱼羹饭,好及秋凉早赋归。
倚遍曲阑愁似海,满庭风雨昼冥冥。
呼门有客怜孤注,竞醉无人问独醒。
离恨春随芳草绿,归心暮入远山青。
疏雨临阶昔昔声,雨晴忽觉月微明。
羁人对酒此时叹,之子踏歌何处行。
砌叶未霜辞树晚,阁风因竹入衣轻。
天阴十日不见星,蛰龙欲起驱雷霆。
大风五月忽动地,急雨三更如建瓴。
剪烛西窗还独坐,辟兵南国几时宁。
暮春和气应,养疴亦园中。
心迹双寂寞,启扉面江南。
一觞虽独进,情深意弥重。
独坐复独坐,清斋起自朝。
嚣从闲处却,饱向静中消。
客径遥通市,邻家近隔桥。
暑雨过不尽,斜阳穿湿云。
雷声近还远,隐隐隔江闻。
春雷还见雪,二月不胜寒。
山色愁频望,梅花笑独看。
窖蒲柔怯盎,畦菜冻羞盘。
自笑南迁客,幽怀与物同。
碧梧深院月,苍筱古坛风。
道屈思求退,囊空不厌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