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□英雪粲去难招,遗粉馀香亦暗消。


休说惜春人未老,小窗明月梦无憀。

南湖地胜无凡木,只说寒梅夸不足。


四般风韵两般高,黄如蜂蜡白如玉。


馀品缃红亦总嘉,早开最喜黄白花。

竹同君子操,花胜丽人妆。


洞里神仙客,谁教嫁阮郎。

折得新花马上归,天香撩乱入春衣。


玉栏霜晓寒初破,金谷云晴暖欲飞。


宴罢最宜灯下见,乱馀应怪草间稀。

冬尽平芜芳草绿。
开到春梅秋菊。
黄白新妆束。

窗静明灯看木樨,秋声吹雨欲凄凄。


馀凉倍觉花撩乱,尽夜尤宜叶整齐。


瓶浸冷香书案小,座围幽艳屋山低。

枝持三数花,已着风露香。


而复满把来,汲瓶置书房。


身心我身心,染净皆秋光。

闻香餐秀总堪怜,君子呼名品是仙。


茗赏得神原胜酒,水云傍置一茶颠。

清通高远挺孤妍,况有山矾作侍鬟。


石几纸窗无别供,花成香雾水成烟。

不用陂池不用钱,乘舟采向冶湖边。


但须插架妆生态,自去疏枝自拣泉。

攀翻出兰砌,香霭入帘栊。


滋艳宜添水,障容更怯风。


幸逢纤手摘,得厕绮筵中。

宝器一泓银汉水,锦鳞才动即先知。


似涵明月波宁隔,欲上轻冰律未移。


薄雾罩来分咫尺,碧绡笼处较毫厘。

浅白深红间淡黄,重阳已过尚联芳。


莫因颜色分花品,同是秋风一样香。

眷兹瓶中花,疑我梦中身。


我身半泥土,花开如有神。


忆昔少小遇,灿烂京华春。

海棠莫怨清秋寂。
一枝偏傍蟾宫客。
粉指印青编。

竹外篱边映柳条,一枝纤软更妖娆。


似知摩诘愁无伴,留向书窗不忍凋。

桄榔林里见桃花,正似罗帏翠幕遮。


老去已无篸髻梦,净瓶归插一枝斜。

胆瓶狼籍满匡床,尽是梅妃夜洗妆。


况遇玉环新睡起,空教憔悴怨三郎。

青障回残腊,红梅放早芳。


折来供几席,生意见冰霜。


貌古非无色,寒深自有香。

不随梅竞白,迎腊吐芳菲。


于道色唯正,先春气不违。


暗香闻静夜,幽室发清机。

可怜玉雪不供愁,似倩诗翁作□□。


□□此君虽强项,岁寒相对却风流。

一枝掩映窗纱,殷勤留得春风在。
年时记得,点脂匀粉,而今未改。
烂漫娇红,参差软绿,未禁憔悴。

如此丰姿,超出红尘,春光正阑。
胜牡丹亭北,独矜富贵,梅花岭上,惟占孤寒。
满吐甜香,暗翻浓态,何忍轻离赠亦难。

旧样宫黄羞半额,新番绛领衬陪腮。


待簪宝髻连云重,且插铜壶借水开。

铜瓶沁水泫微温,便许争春雪里村。


应为诗人太幽独,西窗和月伴黄昏。

中有桃源天地宽,杳然溪照武陵寒。


莫言洞府无由入,试向桃花背后看。

红明团雪水晶中,对酌幽轩入暝清。


绛蜡光涵香玉莹,绿觞影动锦波生。


瑶台十二春何在,粉黛三千意独轻。

清秋红翠浸冰壶,浪遣人夸绝世无。


壮志肯教摧寸草,长松古柏拟身图。

雪暖玉为堂。
雪融月在窗。
漾冰心、早占群芳。

银瓶春静竹风来,愁向花前把一杯。


不得幽人相伴住,西园雨里亦须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