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为爱山居乐,居山又忆家。
菊黄来日蕊,梅白去时花。
水阔离情远,霜晴别恨赊。
九峰嵯峨拥金碧,来游知费几两屐。
石虹妥玉飞雪寒,萝屏削紫春云湿。
仙踪谁言隔弱水,时见石盘敲玉子。
松风到晓声幽微,曲江漏尽天河低。
平明游子出门去,家住葛洪丹井西。
潦水才平岸,新篁尽出林。
远山云黛锁,弱草烧痕侵。
覆载乾坤大,桑麻雨露深。
万叶扶疏双干修,植临禅坐色长幽。
影分渭北千家月,香散江南一槛秋。
清液冰寒承露结,圆苞金重带霜收。
自有乾坤不记年,山中紫翠尚依然。
百千万世留今日,三十六峰横暮烟。
怪石矬松名岳上,神仙天子一人传。
篇卷留题尽昔贤,读之英气凛然寒。
时人不晓尊崇意,都与丛祠一例看。
梦想云根久已哉,青鞋布袜喜重来。
笋添简寂春前盛,桃胜玄都观里栽。
洞狭天宽多秀异,泉清石怪少尘埃。
昔年诗板著莲宫,笔力雄豪墨彩丰。
不日三阶平国政,山僧应待碧纱笼。
杖屦追随陟杳冥,无边胜景集孤亭。
解衣自若谁为史,造物难穷巧赋形。
展拓二仪成缟素,均调一气作丹青。
黄鹤仙音久寂然,嘉陵江上碧峰端。
惟馀寂寞烟霞馆,空老阴森桧柏坛。
药灶绕行云彩动,诗牌吟拂玉声寒。
隔岸山如戏狮子,背看松林闲掉尾。
天际苍茫落数峰,青虬下饮黄河水。
洪涛日夜洗崖脚,容易沙洲忽生嘴。
忆昨朝真暂憩留,清宵澒洞乳泉流。
重来人在山尤好,剩喜凉生暑顿收。
玉柱擎天高拔地,翠蛟拥日冷涵秋。
九锁山深断世踪,云霞堆里著瑶宫。
千年地胜身才到,一柱峰高路忽通。
据石漱泉消俗念,扪萝扣洞挹仙风。
黄公爱山不知休,终日不下清渭楼。
与官落得官下隐,爱山不得山中游。
朝看暮看山更好,古人今人空自老。
南山之景幽且清,台亭上下知几层。
王吴妙手写不得,若非造物其谁能。
家近云山九锁深,诛茅已负十年心。
笋舆扶醉归来晚,清梦犹闻金玉音。
坡老吟来今几龄,翠蛟飞舞若天成。
栏干小倚挥觞处,最爱泉声乱雨声。
不作翠蛟诗,独赋上池水。
凿开自渊源,鉴观湛然止。
岂惟白心事,且以明□底。
披云佳处对青山,何必登高纵远观。
岩谷幽深无限景,可怜多是等闲看。
半空岚翠滴楼台,物象冥搜入剪裁。
云散峭峰殊华岳,仙留灵迹胜天台。
丹砂水暖岩前涌,紫术花香洞口开。
悬知凡骨本难仙,谁遣来登大涤天。
篝火既容窥洞穴,抚栏又得听岩泉。
九锁山藏一洞天,栖真大涤洞巍然。
云根石出仙人迹,天柱峰流漱玉泉。
丹凤岩前游熟路,翠蛟亭上揖来贤。
莫笑此斋小,曲肱聊度年。
玉楼容十二,世界纳三千。
亦可罗尊俎,何妨散简编。
徐福楼船去不回,海门东下浪如雷。
青鸾自傍瑶台舞,红药何须羯鼓催。
劫火凄凉化焦土,重泉寂寞葬寒灰。
步屣朝朝竹径西,不言桃李自成蹊。
临池漫说野鸾啸,隔岸从教驻马蹄。
万里风来诸谷应,四乡云起乱山低。
四月黄梅雨,山亭水气凉。
主人方岳长,家系出熊湘。
昨年蒋诩归,三径招求羊。
夜临太玄宅,朝登文选楼。
楼中书万卷,一帙涵千秋。
楚史不可作,谁能读坟丘。
湜湜池中鱼,熠熠枝上禽。
禽声一何哀,鱼泳如有心。
犹记含环归,日暮听鸣琴。
频年道傍子,来往见骖騑。
为问关南客,琴书今是非。
晓露闻芳杜,初日试荷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