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凭高独上白云楼,万壑烟销乍似秋。


一道红旗过大海,踏歌归饮月氏头。

堆琼迭壁接雕栏,曾约重来语未寒。


可惜酒人归太早,欲修往事兴先阑。


空斋独对飘扬甚,快阁裁诗寂寞看。

万山深入且登楼,萧散看春不断愁。


朝雨疏烟摇大壑,夕阳空影纳神州。


七哀诗思无刘表,十赉文心有敬游。

俯瞰江城十万家,旧居却叹久荒遐。


秋空云片归飞鹤,古木藤阴屈结蛇。


卧爱滩声长在耳,望穷山色接无涯。

宝刹翚飞切紫霄,况莲开士木绵袍。


黄昏尚倚危楼望,反照南荣呗梵高。

明主何尝弃浩然,杯中有物且随缘。


倚楼心事谁消遣,一点飞禽落钓船。

曲生来言,素娥寄声,偶阆苑游。
问去年今夕,逢余桂岭,前年今夕,见子菟裘。
何事尘劳,启人厌倦,痴兔老蟾因缩头。

徙倚上危梯,云空望眼迷。


雁声秋信北,鸦背夕阳西。


岸远舟逾小,水高山陡低。

故人还喜笑言同,把酒相看似梦中。
老去卜邻逢晏子,从来解榻赖陈公。
画船稳泛平溪渌,层观高横落日红。
邑落皆山水,登楼远目通。
从容民事外,游息圣经中。
画饼羞虚誉,持衡尚至公。
茏葱天阔晓光浮,满地斜飞玉作毬。
好趁阳春歌白雪,政须从事谒青州。
打门报我樽前约,乘兴须君剡上游。
朔风几夜相回薄,世路只今多苦辛。
擒寇可无悬瓠将,泛舟未许剡溪人。
冰花不省如斯暴,疑是吹沙打夜窗。
莫遣沉阴增敌气,且将盈尺作农祥。
风积同云凝,飞花际八寰。
碧流连远水,玉立认群山。
戎马逾猖獗,生民政险艰。
寒风动原野,密雪度层轩。
素积长郊色,青馀远岫痕。
轻冰幽沼合,栖鸟暮丛喧。
饱送攲眠美,寒添兀坐愁。
从雄容有酒,访戴岂无舟。
怯出风前立,妨陪雪里游。
雨霁凭栏物色佳,鬅鬙叠嶂敛烟霾。
羁愁要著谁陶写,且把昏眵为一揩。
锥刀较计我何曾,商略人生且摸棱。
九万里风鹏背阔,倚栏不隔碧霄层。
一秋吟思奈天悭,醉面无因点缬斑。
衮衮簿书成底事,朝来爽气在西山。
放浪烟霞我亦曾,误凭宵梦绕觚棱。
眼明一片蚕崖雪,便拟支筇最上层。
日澹霜明雨意悭,枫林稻陇褧衣斑。
小楼触目秋容好,得似萧晨起看山。
秋林薄薄半栖鸦,城脚荷花一带斜。
碧色暮云三万里,不知鱼网是谁家。
越客西来隐姓名,扁舟浩荡逐江行。
岳阳楼上三更后,自倚栏干看月明。
夭桃临方塘,暮色堪秋思。
托根岂求润,照影非自媚。
罥挂青柳丝,零落绿钱地。
登楼一南望,淮树楚山连。
见雁无书寄,归吴定此年。
层楼高处望京畿,异服殊音职贡齐。
白象来经铜柱北,紫驼生系玉关西。
花含露萼知春浅,云度风林觉树低。
并马登临望九畿,层楼高处与天齐。
六朝胜概遗江左,三峡云山接瀼西。
纵饮绿醅寒力劲,醉歌金缕夕阳低。
历尽崎岖鬓已斑,夕阳楼上倚层阑。
关心尚怯瞿唐险,出路休歌蜀道难。
竹本龙钟犹傲雪,柳能媚妩不禁寒。
日高齐散紫宸班,鹓鹭成行柳下还。
邀我速过双凤阙,登楼同看六朝山。
势蟠龙虎云初净,树饱风霜叶自殷。
故人何事各西东,万里登高恨不同。
绝嶂浮云连碣石,诸天佳气满华嵩。
长城驿路遥看处,故国音书怅望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