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大江千折蜀中来,西望黄牛烟雾开。


知尔登临最能赋,至今庾信有高台。

烟沙漠漠水淙淙,估客千帆入汉江。


天畔高楼动秋兴,白云红日坐开窗。

郢都南去渺烟涛,遥忆风流何水曹。


日暮乱山秋色里,采兰应傍楚江皋。

襄阳小泊访山公,樽酒心期异代同。


江上楚声听不尽,铜鞮争唱月明中。

闻道美人荆楚行,片帆风色度江城。


夕阳欲下复何处,九十九洲芳杜情。

夏日园林积雨晴,美人聊此驻行旌。


歌吟满座皆吴调,老病当筵自鲁生。


花院凉风醒客思,柳塘斜日乱蝉声。

簿领终朝困蒸暑,危亭一息得微凉。


草迷幽径回环绿,花落沧波在处香。


永夜鹤声双唳月,清秋松色自凌霜。

忆昔丹书下粉闱,诸公接武上瑶池。


势淩雕鹗双鸿翼,香满蟾蜍一桂枝。


议论所存无赘学,声华此去有真知。

始余来肥陵,问士得皇甫。


经年在闾巷,不肯出公府。


樽俎献酬间,为之赋翘楚。

少陵气忠勇,毫发见声诗。


卫稷心丹破,穷途鬓雪垂。


兵戈灵武道,风雨耒阳时。

自顾衰容累玉除,忽承优诏赴铜鱼。


江头鸟避青旄节,城里人迎露网车。


长沙地近悲才子,古郡山多忆旧庐。

江皋尽日唯烟水,君向白田何日归。


楚地蒹葭连海迥,隋朝杨柳映堤稀。


津楼故市无行客,山馆荒城闭落晖。

高阁朱栏不厌游,蒹葭白水绕长洲。


孤云独鸟川光暮,万井千山海色秋。


清梵林中人转静,夕阳城上角偏愁。

法许庐山远,诗传休上人。


独归双树宿,静与百花亲。


对物虽留兴,观空已悟身。

伏奏随廉使,周行外冗员。


白髭空受岁,丹陛不朝天。


秉烛千官去,垂帘一室眠。

薰风幕府上隆中,想见旌旗照日烽。


绝塞江山元自若,故都京洛岂难通。


古今只有时艰阻,贤否宁无志不同。

神焦鬼烂陆浑山,皇甫与韩吟其间。


曲突徙薪城市事,可怜焦土是咸关。

客路萧萧闻唳雁,数声犹似怨西风。


寒云压塞梦魂断,凉月半江清影空。


旧翅不禁伤岁暮,分飞无奈各西东。

群英济济登庙堂,无复幽人卧空谷。
胡为冠带隐廛市,有似山海遗珠玉。


先生风度与人殊,面如赪玉仍秃须。

双鱼消息五湖还,玄晏先生尚闭关。


人候小车乘下泽,书成残草寄名山。


江南烟月参差际,淮浦风云澒洞间。

玄晏归来头未白,谁令江左卧烟霞。


三朝琬琰司勋集,六代菁华学士家。


山可藏书同马史,门今问字几侯芭。

二纪论交久,吾生一面难。


言曾借挹奖,书每问平安。


得讣初捐玦,升堂巳盖棺。

隐矣君莫疑,闭关堪避諠。


不见东方子,陆沉金马门。

市上悬一壶,此是长房宅。


青雀飞不还,报书瑶池客。

手把楞伽读,悬灯伴僧宿。


夜闻风雨声,那知在深竹。

品泉如品士,清修良独难。


泉侧支茶炉,瑟瑟松涛寒。

明月生东海,万里飞烟彩。


我欲往拾之,清光在兰茝。

婆娑古松下,忆昔仙人家。


风从岱宗来,吹落秦时花。

二室接浮丘,东来渡淮水。


三花何处开,半在白云里。

我家八桂树,君家桂无数。


枕中鸿宝书,何如小山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