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伏暑如何散郁陶,荣归陪赏望空劳。


红芳照槛莲千颊,绿荫环波柳万条。


趋第小车谁竞挽,见山新址日增高。

痛饮元非避暑方,又无金碗汲寒浆。


忽逢佳士携新茗,来坐竹阴移晚凉。


幽处小窗花木好,吟馀清论齿牙香。

山木无阴驿路长,海风吹热透蕉裳。
渴思西汉金茎露,困忆南朝石步廊。
江上竹竿输散诞,林间冠褐负清凉。
苕溪南绕城一曲,注为碧湖众流蓄。
许我重游两度春,爱泛此湖日不足。
何幸客自西湖来,品题名胜此邦熟。
坎泉上施心长泰,离火不炎身自凉。
更把青编静游目,绝无星暑到胡床。
万里雄风海峤来,客襟聊为旷亭开。
千年古木清阴合,若比庄椿是美材。
焦先但作蜗牛庐,真与蜗牛壳相似。
当时虽省营筑劳,把茅盖头已多事。
珏溪樵客意高远,几欲巢居如上古。
大块劳形为有生,为生受役自纷然。
几年寒暑人间世,一点灵明心上天。
欲待足时无了日,只今悟处是真诠。
火云烧天天为高,畏日烁地地欲焦。
舴艋浮江线溜涩,招提税鞅烦襟消。
风声聒聒闹山阙,雨脚霏霏转树腰。
南山小箨龙,离立身苍苍。
旧任管城子,脱帽栖文房。
诗书每误身,或得败冢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