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满道风霜照此堂,夜来偶尔寄行装。
还家有梦应嫌短,听漏无眠却恨长。
人为故乡情转剧,酒因好况手频将。

横金被紫拜新除,官好何妨万里余。


犵狫衩衣仍讳鬼,咨陬入馔解名鱼。


石田虽瘠堪供赋,斋阁长闲好著书。

左军滇溟秀,剖符石阡守。


云贵本同宾,如乡东西道。


云山识旧面,回马知熟路。

六年饱读石阡书,习气于今想破除。


雪月风花还属我,不曾闲过邵尧夫。

溪峒飞鸢处,凄凉马援兵。


樵苏艰一饱,秦越厄连营。


决胜宾僚智,扶衰骨肉情。

随天行止乐天真,岭有舟航海有津。
薇省衣冠殊念旧,石阡雨露顿更新。
清诗自写陶岑兴,直道难趋卫霍亲。
春遍穷荒万物荣,临高一望眼双明。
新阳散尽浮云色,幽涧频添过雨声。
花鸟不殊华夏景,江山犹是异乡情。
男儿弧矢平生志,历遍中华到石阡。
椎髻卉裳荒陋境,剑牛刀犊太平年。
雨馀山翠开图画,夜静泉声落管弦。
四面溪山一望平,烟云缥渺树青青。
黄堂不用良工笔,自有新图入户庭。
圣主尊亲诏八荒,宪臣朝贺自炎方。
三边政肃群豺遁,万里秋高一鹗翔。
表献御筵天咫尺,身依仙禁日辉光。
抱拙度残年,观书友圣贤。
食甘馀皛饭,衣暖借黄绵。
破甑宁须顾,灰心岂复然。
日日看山退食迟,满庭芳草客来稀。
宦游久有思乡念,只恋清闲尚未归。
宦业何须更乞灵,半斋灯火自荧荧。
浮踪聚散鸿留爪,瘦骨棱嶒鹤化形。
月下梅花输尔白,雨中山色为谁青。
山脊如铓半插空,西南道路此时通。
汲书王会今初见,周礼职方旧不同。
目送孤云天际白,手遮初日马头红。
场屋疑名记昔年,白头相见两茫然。
权知避处应为福,官到休时却是仙。
林下看云闲倚杖,楼头过雪每开筵。
箫鼓声中又此年,客边情况只依前。
梅癯竹瘦何曾俗,水腻山柔还自妍。
一觉未成犹是梦,万缘若了亦成禅。
百年怀抱此时开,野酌山歌傍将台。
村落无期留客醉,管弦有意送春来。
雪消波影侵诗笔,云破山光落酒杯。
侵晨出郭喜联镳,马首人家入望遥。
云暝孤城微见堞,雪消春水欲平桥。
山田鸣雉麦犹短,野箔初蚕桑未条。
一官飘泊共遐荒,文事驱人偏自忙。
藜杖远分天禄火,梅诗旋入镇阳装。
形骸莫逆怜同道,萍水相逢忘异乡。
堂陛多年形势分,台臣阃帅两殷勤。
旧时宰相不轻士,今日将军能好文。
马首青山情恋恋,路旁草木意欣欣。
问君何日出京畿,马上相逢话转迟。
朝野喜闻多善政,庙堂误说有相知。
病躯只合淮阳卧,散木何烦匠石推。
十里长亭五里桥,太平道路不知遥。
人家处处皆桑树,山陇重重尽麦苗。
岩雪逢春犹自结,林霏过午未全消。
纷纷簪组满江湄,袅袅东风吹鬓丝。
春草绿波南浦路,轻尘细雨渭城诗。
投荒万里愁无伴,倾盖片时逢故知。
卫府夹江立,分明是壮谋。
出奇相掎角,据险扼襟喉。
官有藩篱固,民无兵革忧。
瘴雾蛮烟路欲迷,荒村野店听鸣鸡。
只知当道横罴虎,又说严城急鼓鼙。
饥鼠夜深背镫出,怪禽日落向人啼。
吏才经术久闻名,东海争夸万石荣。
毕竟家声传义勇,早知天道极神明。
白头色养心馀恋,朱鸟归来泪共倾。
早办靴刀一死轻,全家蕉萃困围城。
已拌沈水从先络,谁使逾垣作吕荣。
天意欲全黄口嗣,时危竟弛赤眉兵。
边城从古叹孤悬,忽见军烽照义泉。
狭巷短兵相接战,亲闱永诀敢图全。
衔须温序忠魂在,食肉班超壮志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