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游遍西南转法轮,归来挂锡旧溪滨。
师心皎皎潭中月,世俗悠悠几上尘。
白雪眉毫俱晚暮,碧云章句独清新。
我来何幸识支郎,百丈峰头宝月光。
质薄自怜非燕颔,途穷谁信是龟肠。
渐看鬓底千丝白,敢说眉间一点黄。
我与真歇师,同年五十八。
对之意颓然,百事付华发。
买舟系篱傍,一日来告别。
印空印泥印水,平地寒涛竞起。
假饶去就十分,也是灵龟曳尾。
终日看经文,如逢旧识人。
莫言频有碍,一举一回新。
一水穿岩走碧沙,沿溪樛木卧龙蛇。
分明便是桃源路,不见溪头流落花。
痴绝有庵不肯住,弄月挑云径山去。
地水火风分裂时,亲书赠予黄葛布。
蜕封读罢咽无语,会得龙须能避暑。
旧时黄正父,今日一浮屠。
四海谁知己,三更忽撚须。
空山吼狮子,暗壁缚於菟。
旧到乌回寺,相迎识短筇。
重来已无迹,今去欲安从。
春晓空啼鸟,岩枯吼夜龙。
车轮马足走尘烟,竞看成都万炬然。
独我踏开亭下雪,伴师同坐一庵禅。
与师曾结宿生因,一笑吴门二十春。
再见已忘标月指,无言可赞法王身。
传得西林夜半衣,解将铁笛逆风吹。
重重话堕全担荷,青出于蓝只自知。
示现人间忍辱仙,单提独弄祖师禅。
生涯一钵无安处,惟有声名万古传。
悬崖撒手任纵横,大地虚空自坦平。
照壑辉岩上借月,庵头别有一帘明。
枕上浮生过半百,短发毵毵霜样白。
西溪溪上旧家山,岁岁故乡归似客。
船头渐近古松门,云是吴均读书宅。
人中令德居高地,天下精蓝占好山。
四绝名标清世上,十方僧聚白云间。
二龙珠照看经静,双鹤泉供洗钵闲。
翠筠织簟寄禅斋,半夜秋从枕底来。
若也此时人问道,凉天卷却暑天开。
语言全不滞,高蹑祖师踪。
夜坐连云石,春栽带雨松。
鉴分金殿烛,山答月楼钟。
石塔迢迢两闰馀,潜知骨瘦夺松枯。
烦君为把公凭判,同过江来伴老夫。
欲知何处是生缘,问取维摩室内天。
渠若口钳无答语,竹西坚卧许安全。
腰钱骑鹤上扬州,妄想空来事事休。
惟有三竿风月在,待君同理钓鱼舟。
西来谁露真消息,教外别传要端的。
黄龙佛法付儿孙,临济宗风本奇特。
珍重天童老古锥,声名四海日星垂。
一钵谁知去住空,前朝遗事寄禅宫。
孤吟盘礴数行墨,古韵萧条四壁风。
游客落帆频上下,荒庭疏树几青红。
仲灵述作惭知己,冲晦篇章窃赏音。
胜侣俱恬山水乐,神交已过雪霜深。
灯前自笑平生事,雨后重论一夜心。
千年道在高僧传,未论诗人更有评。
曾著文章原大道,独推性命济群生。
白云已锁山间寺,流水空传世上名。
高卧西林月,孤闲独见君。
杖藜探涧水,攲枕看山云。
鹿过何人见,猿啼只自闻。
寒食因悲郭外春,墅田无处不伤神。
林间垒垒添新冢,半是去年来哭人。
昔日沩山水牯牛,自从放去绝踪由。
今朝幸遇师登座,未审时人何处求。
选佛场开日,丛林气象新。
心空及第者,毕竟是何人。
劫火威音前,别是一壶天。
御楼前射猎,不是刈荒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