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坐卧足清幽,何须定远侯。


一檐霜竹月,四壁夜虫秋。


酒不推辞醉,诗能断送愁。

西窗幽绝处,懒与老相便。


燕伴迟归客,潮推逆上船。


照杯窥户月,注砚养花泉。

不堪老病缚闲身,面目峥嵘岁月新。


半世略无如意事,五年惯作在家贫。


悠悠怀抱希知我,诩诩交游喜负人。

水花风叶乱萧萧,凉入秋衣怯寂寥。


桑落寒香初出市,蓼花新涨欲平桥。


半篷烟雨渔家傲,匹马关山客路遥。

笑呼筇竹过溪东,摵摵秋声到井桐。


落日远山疑有雨,孤村古树欲攒空。


贪嘶马饱衔花草,趁食鱼肥堕水虫。

楚客多悲况值秋,都将心事付东流。


病来岂有空青石,寒到兼无粹白裘。


丘陇累累多宿草,江湖泛泛总虚舟。

风扫长空积雨晴,短槐疏柳乱蝉鸣。


沙头鸥鸟寻常去,江上蘼芜日夜生。


嘉树有蹊荒藓合,好山无数断云横。

秋风秋雨夜凄其,凭几沉吟有所思。


惊鸟故投曾宿处,开花还是巳残枝。


喜看淡月穿云出,静数游丝堕地迟。

六街晴色散秋光,一片浮云接大荒。


塞雁随旸如有约,岭猿叫月巳无肠。


褰裳花下愁沾露,散步林间怕履霜。

晓色苍凉日色新,小窗睡起鸟声频。


千秋萧瑟三秋景,九陌纷纭万井尘。


云气乍生犹淡淡,波光将动渐粼粼。

西风吹鬓冷萧疏,宦况无多客影孤。


海燕知时辞旧垒,塞鸿趁暖就新芦。


渴怀甫里烹茶灶,醒爱高阳醉酒徒。

木叶萧萧下树柯,御河流碧送晴波。


西山鸟雀飞鸣遍,内苑菱荷积渐多。


日映凤凰新出穴,云迷乌鹊旧填河。

孟秋雨初霁,虚馆生晚凉。


悲风振木末,激烈流清商。


寒蝉抱叶悲,哀鸿叫云翔。

秋来百虫号,各自悲其生。


物情尚有感,况乃骨肉情。


幽幽堂背花,岁晚雪色零。

人生在衣食,营营无时休。

江湖多风波,陇亩幸有秋。

稚子杂欢笑,老翁亦醉讴。

闲居南郭外,水竹清且幽。


芳草被曲径,远树浮沧洲。


出门临方沼,欣然见鱼游。

草虫阶下鸣,夜久犹未歇。


掩卷坐阒寥,秋声振林樾。


人生知几何,忧来不可辍。

水天同一碧,秋色净江山。


归燕翩翩急,浮鸥个个闲。


虚怀游物外,随分在人间。

西风吹雨过,江郭迥清幽。


不叹交游少,喜闻禾稼收。


暗蛩莎草暮,残蝶豆花秋。

数日新秋雨,蒙茏竹树交。


世缘虽未了,尘事已全抛。


黄叶随风下,清砧带月敲。

郭外烟尘净,林间风日清。


罢琴看鹤舞,倚杖听蝉鸣。


稍得园池趣,已忘儿女情。

驻马官桥侧,邮程数再经。


河流荡日白,山色背天青。


晚麦疲民种,荒田积水腥。

马色渡河秋,萧萧向德州。


江淮今罢运,冯李昔潜谋。


久重平原守,闲看鬲水流。

十二桥边树,枯薪尚有根。


西风乱芦叶,孤月出关门。


跸道悲龙过,寒塘独鸟喧。

南苑依依柳,犹能送客骖。


微生天意惜,孤影别愁堪。


晓月供憔悴,征鸿度两三。

飓风卷纛七星斜,白发元戎误岁华。


隘岸射潮无劲弩,高天贯月有枯槎。


募军可按冯唐籍,解阵空吹越石笳。

后园杂树入云高,万里长风夜怒号。


忆向钱塘江上寺,松窗竹阁瞰秋涛。

草屋柴门风露凉,寒瓜收蔓力锄荒。


新栽莙荙恰逢雨,欲剪芹蓝犹待霜。


牧竖归来煨芋熟,田翁相就泼醅香。

院静槐阴似水,雨馀蝉语先秋。
熟残梅子无人打,金弹满红沟。


又送行人归去,谁怜倦客淹留。

鹤化城犹在,龙移井未枯。


百年吾道半,六合此身孤。


西山栽花屋,东风卖酒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