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月出乌啼城上台,台前梧竹净尘埃。
凉风夜发星辰动,白露秋垂河汉回。
在户莎鸡终日听,随阳鸿雁几时来。
作赋张平子,能文刘孝标。
空怜此明月,不得共清宵。
一水流何急,双帆去渐遥。
秋河一带月光团,露坐空除夜欲阑。
却讶西楼降仙子,玉笙吹彻万家寒。
义以酬知不愿形,孤标直气蔚亭亭。
天涯调官头将白,江上论文眼倍青。
自性本空观水月,外尘相染喻风铃。
爽籁爱虫吟,凄音悲漏永。
青灯无定焰,照此心情冷。
风生蕙帐寒,月满松窗静。
月色清馀睡,寒霜入病躯。
漏随诗思急,灯伴客心孤。
匣锁剑三尺,身沈天一隅。
早岁骊车拥汉关,忧心耿耿日凋颜。
秋成正望狼烽急,夜枕不禁鱼目鳏。
三仕古犹关喜愠,万金今不博安闲。
从来难辨是几微,谈者虽多觉者希。
小隙便须防蚁穴,大寒何必泣牛衣。
无旁掣肘方成事,不早抽头即祸机。
老去工夫在一丘,解骖重使借前筹。
忧关王国漫腾口,事为他人常压头。
蚁穴溃堤犹未计,鲋车涸辙若为谋。
汤汤南纪重喉衿,纵敌年来患已深。
七十万家财与力,六千里地古犹今。
薇屯正自忧无给,桑土当思彻未阴。
阶前月色与蛩声,阶上愁人坐复行。
秦谷入霜空有梦,越山无计可归耕。
穷途若遣长堪恸,华发无因肯晚生。
秋夕苍茫一雁过,西风白露满宫莎。
昨来京洛逢归客,犹说轩车未渡河。
莫把少年空倚赖,须知孤立易蹉跎。
新秋亦已清,况是经雨后。
良朋亦已欢,兼之叙故旧。
集坐碍广堂,深语达昏昼。
秋游宜净侣,忽漫却逢僧。
韵朗人堪画,言清齿漱冰。
月光从水起,酒力仗茶胜。
东走与西笑,相隔红尘里。
何事日闭关,注易从兹始。
桂花发初月,莲子落秋水。
金宫珠树侧,凤阁绣屏东。
月隐檐边桂,风来井上桐。
晚凉清枕簟,秋色净房栊。
云叶丛阴,烟丝织暝,鸣秋声噤霜钟。
碧海青天何恨,吊影愁侬。
莫是不堪回首,故园月、偏倩尘封。
故乡原有千秋,从今不信西湖好。
楼台倒影,街衢泼水,时忘昏晓。
夹路歌声,万檐灯火,市喧争闹。
岁积登朝恋,秋加陋巷贫。
宿酲因夜歇,佳句得愁新。
尽日凭幽几,何时上软轮。
紫藤满架月华明,一片凉风络纬声。
犹有西江未归客,倚船因尔动离情。
万里寥天一雁过,沧洲日暮水增波。
不禁玉笛吹江艇,何处瑶华送楚歌。
城上清霜秋早落,桥前乌鹊夜深多。
康州津口听鸣榔,月色江声夜渺茫。
西去九疑犹未远,尊前沉醉洞庭霜。
冷月清霜雁鹜池,相逢斗酒自难期。
人从安石栖山日,客及参军奉使时。
坐上可能留北海,花前犹似在东篱。
卧游因病久盘桓,曾记名山万里看。
雪后驱车过汝水,月中摇艇入新安。
昔年白雁思传札,此日铜龙阻握兰。
初秋荷气清,晚萼红逾重。
明月照绿房,修擎聚青汞。
久坐至露深,结怀不成梦。
直气从来不入时,掩关慵更钓磻溪。
斯文未丧宣尼叹,吾道将穷阮籍悲。
轻粉覆墙凝夜砌,乱金铺菊织秋篱。
荒僻淹留岁已深,解龟无计恨难任。
守方半会蛮夷语,贺厦全忘燕雀心。
夜静倚楼悲月笛,秋寒攲枕泣霜砧。
风送秋荷满鼻香,竹声敲玉近虚廊。
梦回故国情方黯,月过疏帘夜正凉。
菱镜也知移艳态,锦书其奈隔年光。
露薄高梧秋气清,悲歌相对夜云惊。
嵚崎可笑者王子,天下有心人李生。
长策互从囊里探,宝刀时向膝前横。
清秋尊酒一开颜,荡漾孤舟杳霭间。
浦口好风斜卷席,城头新月半含山。
蒹葭远水伤心剧,岛屿浮青向客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