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丛兰如病欹新箭,更比秋人消瘦。
絮梦蛩凉,坠愁蛾倦,昨夜雨僝云僽。
单寒渐逗。

一夜高楼万景奇,碧天无际水无涯。


只留皎月当层汉,并送浮云出四维。


雾静不容玄豹隐,冰生惟恐夏虫疑。

明月度中天,流光正回萦。


可怜一片影,共此万方情。


随风吹永夜,并露滴孤清。

己占青山色,仍逢白社人。


仙槎分雨露,祖帐出风尘。


梦绕三江树,心飞八月莼。

缥缈银蟾落庾楼,凭高一望海云收。


千林露色天如洗,万井河光地欲流。


大漠旌旗谁倚啸,长门环佩迥添愁。

楼阁嶕峣练影开,遥知仙令亦含杯。


不因桂树飞香满,真作山阴夜雪来。

万家秋色武昌楼,楼上霜华静不流。


好踞胡床成独坐,几人年少解悲秋。

玉露无声桂宇高,小亭孤坐一挥毫。


百篇斗酒聊今夜,斟酌骑鲸欠锦袍。

危阑十二倚长空,寂寂楼台露气中。


吹断碧箫天似水,玉盘初上海门东。

握手青袍恋旧绨,华堂风雾酒频携。


梅花东阁传新赋,桂树南山忆旧题。


万壑天香灵隐近,中峰月色广寒齐。

木叶纷纷堕翠苔,西山秋色半蓬莱。


青灯载下陈蕃榻,浊酒频呼郭隗台。


云暝帝城双凤宿,月残仙掌片鸿来。

长廊秋色转斜曛,握手平津上客群。


酒出天厨容并醉,羹调帝座许平分。


黄金城阙笼香雾,白玉楼台挂彩云。

珠帘十二锁兰苕,一树亭亭碎月摇。


贝叶恍疑天竺寺,琼花如睹广陵桥。


阶前秀色呈诸谢,庭后新声度六朝。

缥缈晴烟一望收,楼船明月大堤头。


芙蓉花发重湖夜,桂树香飘万壑秋。


彩笔乾坤谁大雅,青衫吴越尽名流。

一尊三径掩蓬蒿,词客相看尽彩毫。


华馆乍停鹦鹉曲,青藜遥识凤凰毛。


天垂阊阖繁星转,霜满楼台夜月高。

薄暮朱门并骑来,相看词客共徘徊。


孤亭迥对芙蓉出,一径深从薜荔开。


夜静飞霜流玉斝,天空明月上瑶台。

岂是谈玄宅,偏令问字过。


客当莲社满,人比竹林多。


霁月流丹嶂,飞星度绛河。

一日一番雨,三更三昧凉。


桐边青弄影,荷底静留香。


俗物刺人眼,世情冰我肠。

护索郊行秋夜秒,无心万籁自悲鸣。


月林散叶风前下,村舍孤镫夜半明。


暗里家山应在望,醉中砧杵不关情。

小筑尘嚣外,清标秋气中。


荻花浑妒月,梧叶已嫌风。


钓箔惊檐马,册灯觅候虫。

夜对千峰秋气新,萧条岩壑一闲身。


松林虎出时窥犬,茅屋萤飞偏近人。


傍月把书怜稚子,临风吹笛羡南邻。

白露凉惊玉树,明蟾秋映金绳。
帐底葡萄看数颗,阶前络纬听三更。
灯花销复生。

风动碧琅玕,翠户生寒浅。
斗账宿鸳鸯,绣被双鸾偃。


独自拥双鬓,不觉银缸暗。

欲雨云容合,濒江水气浮。


笑谈初入夜,灯火适逢秋。


巧借三豪便,还成一醉谋。

疏星历历间银河,天澹浑疑泻素波。


墙角影低遮月少,树头声壮着风多。


平生但念长闲好,万事从教若梦过。

领千岩万壑岂无人,唯欠稼轩来。
正松梧秋到,旌旗风动,楼观雄开。
俯槛何劳一笑,瀚海荡纤埃。

人间睡正浓,月到修髯底。


三伏凛如秋,蒙头思衲被。

内宫传诏问戎机,载笔金銮夜始归。


万户千门皆寂寂,月中清露点朝衣。

【其一】


幽居正想餐霞客,夜久月寒珠露滴。


千年独鹤两三声,飞下岩前一枝柏。


【其二】


去雁声遥人语绝,谁家素机织新雪。

何处邀君话别情,寒山木落月华清。


莫愁今夜无诗思,已听秋猿第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