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独向云边倚画图,潇湘一气逼平芜。


白头吟尽无聊处,怨入西风草半枯。

似隔重云白鹭汀,何人深处独泠泠。


一声幽咽黄昏后,飞落微霜着纸屏。

吴下张翰岂恋鱼,江东沈约尚闲居。


祥麟瑞凤非凡物,会见来仪自玉除。

明月流光落砚池,濡毫漫写送行诗。


悠悠离思万千种,惟有天涯明月知。

络纬寒螀相间啼,孤鸿又过小楼西。


故人欲别难为别,一夜秋声思转迷。

去年此日秼陵游,并辔同吟桂子秋。


今日忽逢浑旧好,江城酒薄也藏阄。

声淅淅,影萧萧。
白雁南归入夜高。
别梦路常迷菡萏,愁人窗怕种芭蕉。

西风摇梦翠成绡。
残萤和雨飘。
檐花清瘦语灯销。

颦雨羞红侧。
淡泪妆、刚坠画帘灯色。
烟逗语纱,雁飞筝柱,秋入弦窄。

自西山、王气一消沈,幽人下重关。
管园林春绣,燕莺晨闹,自铸词仙。
万里麻鞋犹在,韩石枉磨刊。

秋满读书林,篝灯报夜深。


肯闲诗有趣,为拙仕无心。


惊鹊择枝宿,幽蝉抱叶吟。

又是山寒水绿秋,年华冉冉鬓边流。


一声孤雁人千里,三点寒更月半楼。


宦海浮生成底事,骚人彻骨是长愁。

灯暗文书隔縠罗,寒攲竹枕倦吟哦。


本来无事消魂得,作意撩人奈雨何。


二十五声秋点冷,百千万绪客愁多。

西窗枕清溪,流水日夜响。


孤眠夜无寐,离梦苦摇荡。


自我辞家来,弦月屡下上。

露白初濡木,星虚渐集房。


蛾飞争堕水,鱼退急投梁。


捣练堤防冷,收禾准备荒。

云中鸿雁过,门前朔风起。
梧桐叶落金井头,月照乌啼天似水。


谁家机上织回文,夜听啼乌如不闻。

庭锁荒芜独夜吟,西风吹动故山心。


三秋木落半年客,满地月明何处砧?


渔唱乱沿汀鹭合,雁声寒咽陇云深。


平生只有松堪对,露浥霜欺不受侵。

十指宫商膝上秋,七条丝动雨修修。


空堂半夜孤灯冷,弹著乡心欲白头。

初宵门未掩,独坐对霜空。


极目故乡月,满溪寒草风。


樵声当岭上,僧语在云中。

满魄断埃氛,牵吟并舍闻。


一年唯此夜,到晚愿无云。


待赏从初出,看行过二分。

园亭堪避暑,栖息忽经旬。


雨挟秋风至,凉生夜气新。


絺衾犹恋枕,蟋蟀渐依人。

金炉香炉翠烟收,凉月萧萧夜馆幽。


梦破梧桐干叶落,谁家长笛倚高楼。

他乡流落怨归期,天外秋风雁去迟。


枕上雨声灯下泪,湖心山色镜中眉。


难将双楫迎桃叶,愁听孤舟唱竹枝。

秋至关河木叶乾,送君西去路漫漫。


潮喧古渡猿啼隐,露下空江雁影寒。


数点渔灯归浦远,一声僧磬出林残。

画幕含春度清吹,高烧绛蜡金盘腻。


铜龙滴露夜声沈,老兔崩云秋影坠。


银筝断续檀槽语,紫雾迷蒙罩金缕。

秋宵残雨上窗纱,一点流萤照暮花。


觅得轻罗穿竹径,已随风叶过邻家。

残月微微玉漏深,一声长笛起秋阴。


天涯多少怀归客,独对西风思不禁。

西风摇落正秋天,相对空山意惘然。


竹里孤灯消永夜,镜中华发感流年。


寒蛩古砌啼凉月,小犬疏林吠暝烟。

虚堂良会寂无哗,忽听谯楼鼓乱挝。


响入招提随断磬,声传睥睨杂悲笳。


共占此地星文聚,莫问中宵斗柄斜。

故人当夜至,倒屣出相迎。


坐久诗情发,霜寒酒力轻。


残更听渐促,微月欲西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