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经年长作客,独夜况逢秋。


烛影摇乡思,砧声乱旅愁。


梦随鸿北下,心逐火西流。

一池秋水浸芙蓉,荒藓如裀草径封。


平楚雨收烟惨淡,长空云翳月朦胧。


欲逃尘网同孤鹤,闲向邱樊愧伏龙。

桂香庭院酒微醺,戍鼓迟迟夜欲分。


对客披襟还促席,呼童煮茗更论文。


风摇烛影当轩曙,露冷蛩声到处闻。

忽惊秋思动凉飙,起坐幽斋夜寂寥。


月色半窗天欲曙,秋声满院暑全消。


虚名世上真成梦,隐士山中早见招。

忆昔曾从此地游,月明如水正中秋。


云消塔影当空落,风送天香满院流。


一瞬忽惊同辈少,重来犹喜旧僧留。

池馆深秋夜,寒蛩不住鸣。


凉飙千里至,新月一钩明。


古壁残灯影,空阶落叶声。

天远凤楼空,风清鸳帐冷。


不寝起凭栏,月落孤松影。

湖上通宵坐,中天月未明。


孤舟虚夜景,万籁自秋声。


竹叶沽还进,灯花剪复生。

小庭宾客散,独坐更移时。


西岭云生巧,东林月上迟。


蛩声鸣乱草,萤火照疏篱。

泽国秋将尽,书斋夜欲分。


孤灯悬壁照,落叶隔窗闻。


啼月乌栖树,随风雁入云。

瑟瑟西风吹众芳,多情宋玉自悲伤。


谁家笛弄千山月,半夜乌啼万树霜。


岂有勋名思汗竹,敢将词赋拟长杨。

永夜风林怒未平,不眠乌鹊自多惊。


清霜满树禁钟断,缺月低空邻杵鸣。


燕赵浪游今日意,乾坤长笑古人情。

月上江城夜,人悲故国秋。


关山宁改色,今古自生愁。


玉露萧萧下,金波澹澹流。

瑶琴不复理,空馀山水情。


弃置石床上,风来时一鸣。

风枝翻夜鹊,露井响秋虫。


安知灌园者,不与汉阴同。

浪游不得意,岂似罗浮好。


君乎能相从,荷锄种朱草。

步屧越台上,诛茆越台下。


越王复何在,松风自潇洒。

云端发清磬,松里耿疏灯。


欲识心中事,还应出世僧。

忽忆还家时,俯仰空成昨。


有酒当共持,黄华开且落。

荐萧嘉树林,霜来还结果。


每避山猿窥,时向窗前堕。

竹径通松坞,幽人自往还。


焚香寂无语,落叶满空山。

如何落尘网,岁岁感秋风。


偶共息心侣,徘徊一壑中。

偃蹇复何为,把经倚庭树。


忽惊山鸟喧,登楼看秋雨。

月色低临龙凤阙,水流迥出蝀鳌桥。


明朝相送成千里,背向西风白马骄。

宫漏沉沉城阁清,九霄云净万方明。


不堪静听楼前曲,一夕离情白发生。

我客燕城君入济,与君一别即三秋。


不知太液池中水,犹绕河东醉月楼。

步月河梁喜及秋,相看月色照东流。


无情最是城头月,流水何心管别愁。

萧萧浙浙更悠悠,积雨声中起百忧。


尘世浮名成厎用,异乡孤客尚淹留。


雅怀岂羡笙歌夜,短发深悲草木秋。

客里逢秋感已深,可堪秋夜对秋霖。


江湖未遂希文志,丘壑空悬永叔心。


云压戍楼迷画角,风传警枕乱清砧。

闲园无意作衰天,水气花阴事事然。


霜后芙蓉犹有露,冬前杨柳暂为烟。


鱼龙夜惜残秋去,乌鹊寒惊片月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