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大村江忽转,西岭路俱迷。


山木阴阴合,沙橖冉冉齐。


鱼潜知旧穴,虎迹见新泥。

百里渔樵外,频年战斗馀。


感时聊作客,乘兴即安居。


碧涧横松几,青林映竹书。

秋来客思渺烟波,湖上看山秋更多。


只恐佳人怨秋色,晚风吹断采菱歌。

地僻有长松,鹤闲非短翮。


落落丈夫心,白头几人识。

天寒闻落木,叶叶是乡愁。


敲窗作风雨,不减去年秋。

花竹可消愁,愁来独上楼。


自古天涯客,谁禁老去秋。

细雨秋山净,寒烟暮野空。


龙蟠无浊水,凤宿有孤桐。


世业兵戈后,年光客旅中。

风尘劳客计,词赋寄乡愁。


雁避燕山雪,人经邺地秋。


几年多放浪,万古自沉浮。

东望太行路,巉岩几断崖。


易归千里梦,难遣九秋怀。


夜色霜明树,寒声叶满阶。

寒露零太空,清诗出少海。


昭融备万象,众目眩符彩。


二南可无愧,一字不容改。

沛宫歌风云,威德加四海。


雄词照千古,编简亦光彩。


惟皇与同符,兴寄秋序改。

春草秋更绿,能得几时好?


人生非金石,坐愁红颜老。


振衣千仞冈,木落雁飞早。


无营地转幽,逐动自纷扰。

玉露高寒满眼秋,先生何以自为谋。


巧裁云雾供吟料,碎折波涛补破裘。


月不孤人常入户,山如恼我故遮楼。

茫茫禹迹事悠悠,怪雨盲风恣弄秋。


绊足鹰鹯霄汉志,随阳鸿雁稻粱谋。


木侵元气山偏瘦,渠壅寒沙水不流。

蓟野秋交朔气深,渔阳上谷莽萧森。


河关迥带烟尘色,海甸浑迷风雨阴。


天远芙蓉难独采,露寒兰芷莫先侵。

十年旧事上心头。
残月下江楼。
玉露初零,金风乍起,吹动一天愁。

秋水迢迢诗思清,秋阳杲杲道心明。


谁人得似秋光巧,画出山斋杖屦行。

有营何日得无悲,无欲无时不自宜。


竹影一窗泉一曲,山斋非是爱吟诗。

忆昔武夷君,邀我相翱翔。


舟游九曲溪,授以却老方。


岂知一别后,蹉跎客他乡。

读书求甚解,汲汲何时已。


纷然四海间,臭味少相似。


人谁识致知,人谁务穷理。

秋月从天来,照人光清寒。


起舞或四顾,夜色明飞栏。


举杯与之笑,不知颓玉山。

我爱渊明诗,超出俗调度。


执卷良自羞,在手不忍去。


有时成诵之,行歌倚松树。

秋来事幽讨,发兴不能休。


此身幸未老,焉能营菟裘。


西山发秀色,南涧渟清流。

出门溪上行,山苍波渺渺。


渔子隐岸隈,樵者来木杪。


时当宿雨霁,露滴秋风晓。

天命有生死,人事有盛衰。


亘古每如此,一致该百为。


墨翟非达道,徒尔悲练丝。

壮士不逢时,失身杂蓬蒿。


出门仰天笑,入门复悲号。


骥騄无时无,谁为九方皋。

虚堂倚修竹,冷冷自苍翠。


东轩亦不恶,小山发丛桂。


残蝉犹啾啁,新雁已嘹唳。

小雨不肯晴,烟中犹霢霂。


出门泥未干,枯柳弄微绿。


皇皇欲何之,君子贵谨独。

人生一世间,百年几晴阴。


贵贱无定在,岁月徒自深。


世路有夷险,宦业多升沉。

漠漠轻阴楼上头,老来心绪不关秋。


相看鸿影檐前过,转觉蛩吟砌下幽。


尽以诗囊供写兴,少将酒盏与浇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