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穷途安此日,宦海忆当年。


容膝论何地,抽簪遂所天。


藜床穿可坐,锻灶暖堪眠。

却暑回飙入暮林,衰蝉无力尚微吟。


不须更问秋多少,着蕊黄花已可簪。

漫漫长山去不分,欲于何处望阊门。


寄声莲社还相忆,几日归鸿下故园。

官居城郭枕山根,嬉语儿童亦带村。


老子痴顽甘避俗,欲从社叟学方言。

执手群歌田舍儿,年丰米价不嫌低。


饱舂白雪已归市,晚割黄云犹枕畦。

信手翻书老更便,卷书觅酒便颓然。


一生百斛无馀事,只有残编未忍捐。

饱饭茶瓯到手空,缓寻芳事夕阳风。


旋移丝竹深藏笋,漫长秋风远避丛。

便面南台缭绕山,晚云归尽远空闲。


晴岚遍染参差玉,若比嵩阳季孟间。

灵均投老寄潇湘,身后声名日月光。


被谤早知缘薏苡,引年谁复念菖阳。

身世浮云任去留,老来于此更悠悠。


却因削迹风波地,耳底风云得暂休。

秋净霜空露晓姿,水光山气总供诗。


笔端幻出沧州趋,赖有骚人慰所思。

生涯自有餐霞法,归计新传种树书。


人境不应容拓落,五松山脚是吾庐。

十年行地一虚舟,过眼风烟几度秋。


华发半从身外老,故山时得梦中游。

厚颜衰暑未甘衰,秋事于人却有期。


怯雨垂蕉全披靡,受风疏苇强扶持。

旋落檐花夜正喧,参横斗转有更传。


了无人迹妨真梦,枕簟同参一味禅。

雨滋时物各欣荣,小立方塘看水生。


无数游鱼随去住,不容濠上有馀清。

虞帝周王不复生,几多豪杰应离明。


凤凰览遍真难合,直至而今欠一声。

一带青峦失旧青,荻花枫叶夕阳明。


闲思天上多官府,自是幽人道未成。

玉露金风刮夜天,疏桐缺月耿窗前。


十诗未尽穷愁志,说与家僮汝自眠。

伤春未了又悲秋,无复欢悰到酒舟。


茅屋半攲篱半倒,伏羲一卷在床头。

曾向潇湘遇水仙,倏来如月去如烟。


深林一笑闻山鬼,余处幽篁不见天。

自分为人类鲁皋,几将心事泛吴舠。


手抟日月供宸笔,拣尽金鸡玉兔毫。

北渚风生禾叶秋,洞庭波起夕阳收。


楚人临水为谁立,帝子隔烟相对愁。

秋云无复似春浓,天地何人到此穷。


斜日淡烟今古恨,如何都付与孤鸿。

四野秋风交敝庐,时平不用蔺相如。


有人来问生涯事,指点蓑衣学钓鱼。

形骸攲仄面皮黄,破屋三间号柳塘。


自大暑来真畏暑,到微凉处便知凉。

西风潇洒作轻寒,黄叶楼中强解颜。


画角几声催晚照,乱云何处是家山。


宦途有立宁辞贱,局事无多岂厌闲。

浙河十月菊犹斑,客御貂裘未觉寒。


迟暮更知为客恶,羁穷犹自借书看。


朔风几夜驱鸿雁,苦雨惊时损蕙兰。

日压城烟光少留,朝昏应似我悠悠。


人生百岁今已半,世故万端无几求。


学道初闻灭正受,深居不赋畔牢愁。

屯云生广泽,白日互亏蔽。


如何三秋杪,顾作九暑炽。


高风摧蒲柳,未觉到兰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