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云散岭头光,叶落山形瘦。
目断遥空雁不来,正是悲秋候。


雨点水痕圆,风蹙波文皱。

柳叶含愁黛,菱花照泪妆。
些儿闲事恼人肠。
不忍灯前重忆、解罗裆。

秋思不可触,触处定伤离。


是日看杨柳,青青异昔时。


羊肠先雁路,马首后鸦期。

秋霜先著白髯翁,始信读书未有功。


幽恨不随流水去,壮怀每共暮云空。


敢嗟落叶留无术,但惜巢危死孰从。

秋江未澄澜,秋声已先到。
颇谢凉风吹客愁,何须落叶惊人老。


古来此兴定何如,自愁不愁自倾倒。

梧桐雨细。
渐滴作秋声,被风惊碎。
润逼衣篝,线袅蕙炉沈水。

芙蓉秋水绿,河桥畔、驻马落霞明。
念苏小画楼,蠹侵花简,谢娘朱户,香冷银屏。
怅犹记、浔江留夜客,滕阁醉诗宾。

江头日暮。
客子移舟迷去路。
望断天涯。

红妆倾国。
人在蒲东谁画得。
玉骨成尘。

锦屏香断。
谁在朱楼吹玉管。
唤起凄凄。

庭前月外。
习习凉飙退。
银汉薄,秋云碎。

新泪拭不干,古泪已及趾。


二仪清浊分,伤心从此起。


裸虫日汹汹,圣人凿其知。

山峨峨兮水盘盘,念佳期兮秋月圆。
揽衣视夜兮风雨迎门,彼美人兮梅一村。

鸿雁逐飞云,青天亦有行。


兄弟本四人,仲季歘云亡。


伯窜东海隅,叔留南海旁。

君道忽中改,嗟予独苦吟。


文章成灰槁,琴剑听消沉。


动地发遐响,钧天无赏音。

日暮乡关远,羁栖困海多。


故人劳借问,为客意云何。


晚食辛盘荐,清灯子夜歌。

出门惘惘有谁亲,到处溪山是主人。


诗思复因秋后起,世情还觉梦中真。


晨星夜月伤行色,北马南船历瘦身。

风传秋信至。
颤叶叶庭梧,飘零阶砌。
年华迅流水。

出处因年警,多惭与愿违。


於陵终不仕,疏傅几时归。


江柳寒阴瘦,畦菘晚叶肥。

年华摇落自骚骚,衰境牵人更畔牢。


月里惊乌愁夜永,箧中团扇恨风高。


烟霏曲霤蜘蛛织,气袭空阶蟋蟀号。

秋物自能晚,秋声何足悲。


欢应随壮去,病已与衰期。


斗远终难挹,天高不易欺。

久雨收寒潦,层飔荡薄埃。


鸣蛙鼓吹歇,高雁弟兄来。


食肉嗟谋短,关弓任世猜。

芳序虽云晚,华颠亦已新。


蛩鸣偏傍耳,燕去不辞人。


山隐栖岩路,朝婴佩玉身。

自古悲秋物,多伤黯黯魂。


鲈鱼轻客宦,纨扇感君恩。


颍濑寒明野,嵩云侧露村。

关外山河阔,城边卉木腓。


露浓蝉始罢,风急燕犹飞。


不雨云中薄,澄沙水自微。

银汉无声月正辉,西风吹透越罗衣。


玉关铁甲人多少,北雁归时尚未归。

经看五十八回秋,却到于今始自繇。


未用宾朋同玩月,有时吟赏独登楼。


腹如老鹤无多啄,质似灵槎信所浮。

西风暮钟。
夜雨疏桐。
一声声、透入梦魂中。

汉时松青,秦关月白。
居庸山翠浮千尺。
皂雕风劲起摩云,寒霜欲变秋林赤。

舟比黄龙,船名青雀。
相传万历年间作。
水嬉一试起狂风,牙樯锦缆今零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