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角声吹月,风声落枕,梦与柔肠俱断。
谁教当日太情浓,扬不下、新愁一段。


黄花开了,梅花开未,曾约那时相见。

曾随何水部,待月东亭宿。


今日重凭栏,清风空在竹。


前山依旧碧,闲草经秋绿。

繁菊照深居,芳香春不如。


闻寻周触士,知伴庾尚书。


日晚汀洲旷,天晴草木疏。

潦倒从军何取益,东西走马暂同游。


梁王旧客皆能赋,今日因何独怨秋。

风物澄明宿霭收,登山欲尽更登楼。


一行白雁投南下,百道清溪向北流。


野嶂云归初歇雨,湖田稼熟始知秋。

连霖启秋期,金气晨已兆。


溪云合余阴,水霞相照耀。


登舻泛凉飙,乘流驾奔峭。

萧萧晴日户庭幽,无数青山枕碧流。

白露雨余砧欲动,黄花风冷扇初收。

云迷征雁牵秋梦,烟引寒蝉急暮愁。

江天物候潜衰变,气爽初疑夏景馀。


雨渍乱苔侵古壁,风飘红叶满荒渠。


晚云连岳幽藏寺,秋水澄江静见鱼。

柳衰蝉噪寒烟淡,地迥山遥暮雨收。


宛是昔年秋气味,只添多病与离愁。

远山重叠故关遥,公退乘闲上丽谯。


今日登临秋思苦,雨荷风叶共萧萧。

掖垣秋色生鸡树,忽忆青丘感旧情。


曾倚西楼吟暮雨,数峰寒碧绕高城。

雨歇南山积翠明,淡云消尽远天晴。


漪涟不动秋塘静,独拄寒筇绕岸行。

楚驿独闲望,山村秋暮天。


数峰横夕照,一笛起江船。


遣恨须言命,冥心渐学禅。

务简群吏散,披襟幽兴长。


松篁经晚节,兰菊有清香。


水净澄秋色,山高见夕阳。

寂寂感离群,前期何足云。


人从秦岭别,蝉向楚江闻。


村送孤烟起,山空白日曛。

萧萧古原上,景物感离肠。


远峤收残雨,寒林带夕阳。


溪声迷竹韵,野色混秋光。

天公不吝常时月,每到中秋苦作难。

自掩窗纱护夕阳,碧壶深贮溜晴光。


可曾见此春风面,净洗铅华试晓霜。

月明如水带寒流,饮福灵坛晓未收。


不是社公唤我起,何缘一日两中秋。

几日西清昼掩屏,绿尘幽藓遍闲厅。


病中事少翻嫌健,醉里愁多只愿醒。


误响閤铃飞夜鹊,偶摊书卷落秋萤。

落叶拥柴扉,村深客过稀。


晓车分谷去,晚笛饭牛归。


渔负雨蓑立,鸟衔霜果飞。

偶随黄蝶去,岸帻树边桥。


卯酒红初散,朝霞白渐消。


沙平留雁迹,水落见鱼苗。

欲往竟无适,意行仍独还。


猿声黄叶寺,牛背夕阳山。


书弃将成业,身投未老闲。

编竹补疏篱,生刍束酒旗。


鸡豚田祖庙,鹰犬猎神祠。


玉糁菰为粉,琼酥豆作糜。

地与华阳近,三峰独往来。


草香千品药,松老一身苔。


书怪猿偷读,门经鹿撞开。

窗掩辉辉竹,炉消细细香。


无风寒尚浅,有雨夜偏长。


饥鼠摇空橐,枯萤委破囊。

庭树聚栖鸦,溪流没浅沙。


瘦怜人似菊,浓爱叶如花。


秋色都连水,寒云忽变霞。

渐老爱秋光,升沉意两忘。


雁声偏到枕,虫响故依床。


薜荔千林雨,芙蓉一树霜。

出门山气夕,循径入溪阴。


野水经寒浅,秋风到晚深。


草潜惊鹘兔,莎露啄鱼禽。

茅屋人归后,荒村更异乡。


树寒乌绕月,江冷雁啼霜。


影赖灯相续,愁缘酒在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