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去日柳依依,来日何憔悴。
柳色经秋尚减姿,多少行人泪。


愁与路同长,病与愁相倚。

井梧敲尽石阑风,放入斜阳水底红。


秋思渐消离思长,一声过雁翠楼东。

夜深玉树不啼鸦,照影残灯客梦家。


归计未成秋又去,水边羞见雁红花。

安得独上昆仑巅,侧身常近清阳边。


氛妖堕散昏垫解,使我目朗心萧然。

我欲乘桴渡南溟,手携水伯趋蓬瀛。


秋来雨多蛟蜃喜,满目愁见风涛生。

穷秋未穷草木衰,里人过半单裳衣。


谷中吹律不可待,上天爱日何时辉。

如闻蛮服愚弄兵,凶酋恃险愁孤城。


军书插羽惧不急,安得良术吹天晴。

秋云欺日不得光,西风送雨寒苍茫。


北来鸿雁翅羽湿,那能自致凌天翔。

微霜欲堕木叶脱,积潦已收天宇清。


皎皎日华映林莽,潇潇风色闭柴荆。


正怜戎马秋防塞,何处悲笳暮绕城。

谁把霜林染得红,更栽绿竹与长松。


家家白酒连宵醉,处处新禾彻夜舂。


半落园林悬橘柚,低回门巷映芙蓉。

官事私忧总不论,每于楼上到黄昏。


江城日暮须吹角,野寺僧归自掩门。


秋晚山川多草木,年丰场圃足鸡㹠。

久雨秋深对晚晴,近山昏黑远山明。


滩头艇子排行系,水底鱼儿作队行。


衰柳带风犹喜舞,残蝉送日尚能鸣。

门望晴山远,风寒落木初。


尚嗟邻市井,未得近樵渔。


露果宜新酒,藜床只素书。

入夜寒砧作,秋虫语亦哀。


易催风物改,不逐日车移。


疏懒终何益,优游每在兹。

陶写诗人得句忙,旧游能复忆嵩阳。


山头云霁雨声歇,水面风来花信香。


今日事虽非向日,故乡景自胜他乡。

萧萧晚景寒,独立望江壖。


沙渚几行雁,风湾一只船。


落霞澄返照,孤屿隔微烟。

腰间垂印囊,白发未归乡。


还往应相责,朝昏亦自伤。


穷愁山影峭,独夜漏声长。

凉飔送残暑,薄暮一登台。


天地无门户,秋声何处来。


白衣变苍狗,紫陌生黄埃。

忽值西来爽,薄暮洒幽窗。


轻烟团桂影,细霭拂漓江。


百年衰变感,自疑蓬鬓双。

木落远山佳,荆吴接两淮。


秋深红树岭,人老白云斋。


竹色频侵袂,苔痕欲上鞋。

皎皎月又缺,鲜鲜菊可收。


汀云迷岛屿,山雨落扶留。


市有屠牛杌,江连逻吏舟。

松拂疏窗竹映阑,素琴幽怨不成弹。


清宵霁极云离岫,紫禁风高露满盘。


晚蝶飘零惊宿雨,暮鸦淩乱报秋寒。

当年曾挂潇湘席,历历云山似相识。


长忆江头红树村,千林落照催行色。


隔岸人家草屋深,凭阑浩啸舒尘襟。

老去冯唐不解愁,南山秋色暮悠悠。


歌残白石无人和,荒草斜阳独饭牛。

青萍长夜舞离筵,绿绮犹将别路弹。


岸夹丹枫云外寺,江鸣黄叶雨中船。


乡心半咽骊驹外,客梦孤飞雁阵前。

咫尺东林寺,栏干不厌凭。


万山回卓锡,一水护传灯。


梵室偕龙树,经坛接惠能。

杖屦访郊晴,秋光泼眼明。


溪痕经水没,山面拨云呈。


霞影收虹影,砧声急雁声。

巍巍舜治浃嘉生,宴俎丰年万宝成。


禁幄云深开晓色,上林风迥起秋声。


威加鼍鼓雷霆转,喜动龙旗日月明。

片帆几日下西风,湖色秋容暮霭中。


买得鲈鱼吊张翰,卧听欸乃度垂虹。

夕阳庭院锁芭蕉,凉风和雁高。
芙蓉红褪满江潮,金塘知路遥。


罗袖薄、晚香飘,歌梁空燕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