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从来六法重长康,染得新图更郁苍。


万顷远横秋镜阔,千重林立彩云长。


村村鸡犬鸣晴昼,两两樵渔话夕阳。

故人写出阳关意,都付丹青半幅中。


霄汉正当鸣凤日,帆樯好趁大鹏风。


酒斟鹦鹉偏能绿,花赠芙蓉可奈红?


对此题诗无所属,百年补报是深衷。

大宗大派接秋江,砥柱中流露法幢。


照世万缘俱是妄,行天一镜迥无双。


当家谁道非临济,说法还须在老庞。

渔家几世住林塘,朝朝暮暮见鸳鸯。


芦花雪暗门前路,枫叶红垂屋角霜。


萧萧林籁吹清樾,隐隐青山树如发。

放舟不向芦花宿,醉后独持一竿竹。


青山两岸暮猿深,风叶萧萧湘水绿。


白鸥惯听古沧浪,凫鹥却散随波逐。

千家城郭远依依,握手离筵话夕晖。


碧海云深秋自老,芦花风急雁初飞。


客情犹醉千钟酒,书剑谁怜万里归。

西风不动楚波凉,倒浸征鸿带夕阳。


云母屏间筝列柱,水晶宫里字成行。


纷如鹊映银河面,孤似鸾窥宝镜光。

何代精严境,门当水阁虚。


烟迷黄叟宅,云锁蔡公书。


田舍春声在,人家劫火馀。

林皋霜老红初冷,岩畔烟虚翠欲消。


记得山阴曾访隐,一筇秋色度溪桥。

大江落日秋浩浩,沙柳全消荇花老。


雁声先送客情飞,酒力仍将别情扫。


一程一水一烟波,前程方长后程杳。

何处行来湖海流,思归凭倚隔溪舟。


枫林无限深秋色,不动居人一点愁。

三绝如君少,斯图更擅长。


设施无斧凿,点染自微茫。


山碧林光净,江清秋气凉。

少共疏狂忆浩然,今为何处地行仙。


金龟欲换长安酒,铁笛空吹落洞天。


月照剡溪怜有兴,辖投陈井叹无缘。

银河夜落秋江清,寒潭百丈玻璃明。
蛟龙水底卧不稳,踊跃化作苍髯卿。


老枝怪干擎日月,材骇匠石参苍冥。

山远意随远,江空水亦空。


一时图画里,着我共渔翁。

气爽浮烟尽,秋江处处明。


水清鸥自照,滩浅鹤横行。


漱急尘襟静,流闲世事平。

放棹中流不计程,江天晴碧夜云轻。


秋心正在萧闲处,鸿雁声中看月明。

年来清兴托兰桡,荒渚丛芦生暗潮。


闲倚航头风色晚,一天凉晕白萧萧。

同乡竟在异乡亲,萍水论交面目真。


我寄鮀江君鹭岛,一方秋水溯伊人。

秋江又涨水三篙,自在中流发浩歌。

旧识先生隐者流,偶因图画想沧洲。


断云满路碧窗晚,明月何年青嶂秋。


世故风尘双短屐,生涯天地一扁舟。

秋江明似镜,月色静更好。


之子罢琴来,萝径初尚早。


众峰更灭没,横笛隔幽岛。

云里衡阳雁,网下武昌鱼。


石门秋共远,江树雨余疏。

秋生洲渚静,露下蒲荷晚。


忽忆钓鱼时,人家楚乡远。

澄净秋江一舸轻,不堪踪迹乐平生。


西风两鬓山河在,落日满船鸿雁声。


村酒尚存黄阁醉,短檠犹照玉关情。

回望湓城远,西风吹荻花。


暮潮江势阔,秋雨雁行斜。


多醉浑无梦,频愁欲到家。

寒江波冷西风急,况是津头日将夕。
长年引手费招呼,搔首携囊空伫立。
乾坤扰扰嗟浮生,烟波万里争微名。
秋江雨初歇,江波漫矶石。
鸿雁杂轻鸥,泛泛点寒碧。
松风萝径深,抱琴有游客。
极目长江万顷秋,石尤风起荡渔舟。
投竿一叟推篷坐,似为青山半日留。
绿筠红树满芳洲,此处垂纶独对秋。
身世百年双白鸟,风烟万里一扁舟。
水明鲛室珠光动,日照仙山玉气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