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九秋行已暮,一枝聊暂安。


隐榆非谏楚,噪柳异悲潘。


分形妆薄鬓,镂影饰危冠。

散影玉阶柳,含翠隐鸣蝉。


微形藏叶里,乱响出风前。

梧桐一两叶,犹有暮蝉栖。


未忍辞风露,清泠只此溪。


声将泉水咽,影向月明低。

无求不敢向人清,繁响徒萦十里行。


曾学金人长杜口,忽逢玉露自成声。


高栖未必全关节,弃秽难辞是近名。

衰柳疏槐影自单,微吟真欲寄琅玕。


端绥有意陪高士,华首何心入侍冠。


飞映晚霞还就荫,饱餐朝露不知寒。

历尽孤危动蔡琴,华冠几岁遂投林。


悲鸣竟日终何语,静抱长松只此心。


万里秋声风切切,一枝寒色月森森。

轻身高木可悠悠,断续酸伤独不休。


观世已甘朝露薄,因风犹作岁华忧。


响彻千峰人在梦,生从一壑影临秋。

凉思又铜盘。
琴外声残。
一庭愁碧正相怜。

昨夜凉风届节初,园亭景物渐萧疏。
高枝坠露堪承饮,深树微云可卜居。
秦女支砧秋半急,卫娘小鬓夜来梳。
清风凉露忽成啼,林远烟深望欲迷。
黄叶空山秋色里,断桥古渡夕阳西。
声闻已接犹难见,地步宁藏不肯低。
秋来偏尔独知机,几处寒声咽落晖。
云树若愁时渐晚,市廛虽到迹仍稀。
但餐清露宁求饱,偶得闲枝欲罢飞。
淡日桐阴静。
戛戛来清听。
激越轻扬,短长摇曳,助人吟兴。
败柳疏林寄此生,凉时不似热时鸣。
蜕形先觉金风动,轻翼偏嫌玉露清。
抱叶常如经雨态,过枝犹带咽寒声。
蜕落惊形别,风梢苦自吟。
似怜失故我,故我在芳心。
绝壑遥怜尔,萧条碧树阴。
危冠如有意,薄翼自成吟。
身与秋枝浅,声连烟月深。
绝尘高蹈一身轻,浊世徒劳怨独清。
长挹金风资冷韵,只茹珠露谢贪名。
晓飞自爱云山胜,晚噪如闻天籁声。
为爱清秋白露时,满腔积绪向谁披。
乍依红叶任舒卷,长噪碧云远险夷。
残月晓风偏入梦,登山临水倍堪思。
咽柳鸣槐较恨多,一声声送夕阳过。
朱楼尽是笙歌地,不解悲秋奈若何。
败柳疏林寄此生,凉时不似热时鸣。
蜕形先觉金风动,轻翼偏嫌玉露清。
抱叶常如经雨态,过枝犹带咽寒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