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芙蓉镜里花憔悴。
海棠雨蘸胭脂泪。
云卷碧天长。
半塘玉露秋逾洁。
一帘风竹敲残月。
人倚曲阑干。
月明如水虚廊静。
玉绳低亚珠帘影。
庭院嫩凉天,花枝瘦可怜。
绿芜偷长闲庭院。
帘波半窣销香篆。
玉甃海棠丝。
惆怅下帘钩,庭空月影流。
锦衾成独旦,罗扇觉先秋。
火熟薰笼暖,泉寒汲绠修。
剪烛楼东。
秋宵爽、拈针刺绣芙蓉。
彩绒轻理,配合澹绿深红。
团扇初随碧簟收,画帘归燕尚迟留。
闲阶弄影穿明月,笑捻流萤说早秋。
白马三军客,青娥十载思。
玉庭霜落夜,罗幌月明时。
炉冷蜘蛛喜,灯高熠耀期。
征客向轮台,幽闺寂不开。
音书秋雁断,机杼夜蛩催。
虚幌风吹叶,闲阶露湿苔。
愁听砧声处处催,吹箫怕上凤凰台。
菊钱有意卜难问,雁信多情手自开。
槛外凉生衿冷落,天涯秋尽路纡回。
合欢树上乌欲栖,空房织锦窦家妻。
遥遥夜夜谁能奈,三三五五并相携。
镜花对影惭双笑,烛泪分行伴独啼。
白露下庭草,边风昨夜归。
征人望秋月,戍妇捣寒衣。
瀚海黄云合,龙城未解围。
露井鸣秋叶,重楼夜未央。
悲风连捣素,残月下流黄。
泪尽珊瑚枕,衾寒玳瑁床。
秋雨何潇潇,五更滴红叶。
滴滴叶间红,可以比啼颊。
秋月何娟娟,一轮冰镜冷。
人心照不见,照见人孤影。
华月初生夜,高楼独倚时。
天长人去远,秋半雁来迟。
宝瑟凄凉调,银笺宛转词。
晚云攒,晚风寒。
叶落霜飞篱菊残。
不堪看。
花香爱卷帘,月淡多清暇。
独自倚红楼,片片霞光射。
暮雀乱深林,昏霭愁长夜。
汉家新战胜,有信说平安。
含泪亲刀尺,关山月正寒。
索索西风射碧纱。
疏疏短雨趁风斜。
染来秋色满庭阶。
寒雁侵吟,篱花伴绣。
萧疏一派秋时候。
曲栏倚遍望天涯,斜阳断处青山瘦。
萧瑟幽闺更漏长。
庭前丛桂发、暗飘香。
月明露白渐生凉。
兔影纱窗移过。
绿竹风敲声破。
秋冷透罗衣,形影平分两个。
夜夜劳刀尺,年年寄雪霜。
云沈蒲类海,月落郁金堂。
汉将思开国,秦皇重辟疆。
桂华香雾锁回廊,水阁沈沈秋夜长。
月转梧桐翻瘦影,风摇菱行蔽清光。
子卿自得归乡国,定远何当老朔方。
长河渡影雁斜横,恻恻思君望远情。
凉梦带诗催上枕,夜愁和月堕边城。
黄花绕径熳容淡,白露凝窗晓梦清。
西风习习生秋扇。
黄菊东篱开欲遍。
画楼近日懒妆梳,闲却钗头双紫燕。
眉共远山争秀。
可怜长皱。
莫将清泪湿花枝,怕花也、和人瘦。
霜浓绮阁,却无几、又是阳和时节。
玉树凋残花落尽,都剩寒藤枯柮。
曲径遥观,新妆点缀,顿觉丰姿别。
从来那惯愁滋味。
腰正瘦,心将碎。
乌云才绾,菱花慵对,掩著琐窗寻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