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
松香竹粉午阴清,闲玩幽芳静听莺。


谁在白云堆里住,忽闻山半读书声。

玉阑铁画任歌斜,岂有人讥挂树蛇。


曾见坠星疑此石,相随落月是谁家。


辘轳声动晨牵绠,沆瀣光生夜浴砂。

总说堂名太腐生,几家不愧此堂名。
心田垦熟收三倍,义垒功深筑九成。
揭日片言垂训足,履霜千古戒人明。
石兽行行草树间,往来人说古城关。
先灵幸托青莲宇,上相曾分玉笋班。
一族再分昭穆序,百年初识祖宗颜。
师今八十玉毫荧,松下华严一部经。
可是许询都讲席,天花频落竹青青。
赫奕晨霞照万灯,路穿阙口势如吞。
桥边杨柳垂青线,林下秋千挂彩绳。
平地伊流不一抹,半天嵩岳翠千层。
郊园乍适疏慵意,勉强逢迎已不能。
赤米白盐充野馔,蕉衫芒蹻见山僧。
含风古木遮檐角,漱玉清泉泻石棱。
不到伊川八九年,重来风物尽依然。
惊回俗梦鸣皋鹤,洗净尘襟漱玉泉。
绿筱侵阶当蕙帐,苍霞满目对松阡。
西堂旧有牧牛图,七祖真容列座隅。
虽是宗门粗浅法,从粗入细到无馀。
原夏南归寂照庵,潜移性海入华严。
从来野寺门风拙,频与西堂受小参。
好去三摩地,相逢两会家。
禅心究实际,慧眼绝空花。
闻在东林日,常烹北苑茶。
君家清白远相传,裔出关西几百年。
馀庆固从先世积,明时今喜后昆贤。
官联九寺声华重,诰赐双亲雨露偏。
庆自前人积,堂因孝子成。
惟时传有后,于此事如生。
乔木风烟老,佳城气象明。
西江寸水少波涛,令尹传闻得俊髦。
百里可能淹骥足,三年漫尔试牛刀。
文昌阁下琴书静,华盖峰前雨露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