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天涯何处不为家,渐见东风换物华。
开径却惭非蒋诩,谈经真喜得侯芭。
云移双阙来新月,雪霁千门集暝鸦。
林吐微微绿,山回黯黯春。
药栏随地得,诗思逐时新。
瘦影堪谁似,孤怀只自真。
草屋频迁次,东风值早过。
耳惭聋太晚,发喜白偏多。
潭静雁无影,春归莺自歌。
转觉成幽趣,生涯到处闲。
溪云分半榻,野鹤共三间。
门向疏疏竹,窗临浅浅山。
禾黍斜阳,村皋外、红霞飞灭。
回首处、依稀风景,繁华销歇。
沼冷鸳鸯荷泣雨,台荒麋鹿松摇月。
小山招隐野人家,丛桂森森猗槛斜。
客至不知谁是客,登楼闲坐看飞花。
新塘一水绕街东,旧是桑麻五亩宫。
松菊尚存思祖德,蓬蒿不剪见家风。
花深鸡犬疏篱外,潮落鱼虾小市中。
卜宅依山麓,从容亦苟完。
编篱三径曲,凿牖一天宽。
鼓腹煨鸱芋,章身制鹖冠。
安卧惭高士,恒饥泣小儿。
牵衣嗔宴起,索食问朝炊。
语涩翻成笑,情闲且赋诗。
墙角几叠倪迂山,高檐冷滴松梢烟。
市南屋宇苦喧隘,此间气象何萧然。
左桐右竹蹊径别,顿令杖履疑林泉。
结庐仍傍少城隈,七返须陀剩一来。
树石无情能说法,松萝好在且衔杯。
推愁远堕九州表,誓墓常衔万古哀。
补写澹台墓上诗,黄花迎笑我来迟。
扶衰怕履曾行迹,忏惑仍留最后痴。
生处自应叹华屋,归飞犹复拣寒枝。
流离相见便欣依,闽粤周旋荷解衣。
敢谓鲁连深自耻,不知重耳竟何归。
欲聆佳信频西望,却讶离群又北飞。
吾爱钱郎早解簪,如鱼归壑鸟还林。
香炉稳送通明宅,纸阁微闻白傅吟。
昼读书多宵梦古,幼交朋密老谈深。
芗江刻烛夜阄诗,展诵吟笺月影移。
万里关山劳问讯,一灯风雨入书帷。
宦情似水栖身隐,世事如棋冷眼窥。
忆昔琴樽共细论,剪灯夜话雨声喧。
吟诗争写鸡林贾,著赋何嫌犊鼻裈。
处士风流携鹤侣,骚人韵事住鸥村。
重开三亩宅,环堵正相宜。
花落春城晚,人归故园迟。
鉴湖原是曲,邻笛为谁吹。
诗瓢茗碗一炉香,失马真能泯激昂。
入座酒枪招客醉,插瓶花箭任蜂狂。
归田未辑欧公录,种树间求郭氏方。
羡君新卜鹿门居,岸帻高吟处士庐。
留得春风花下酒,课存秋雨案头书。
轩窗岑寂心无竞,竹石经营意有馀。
移家宛在白云巅,写入吟图逸似仙。
棐几横琴延月榭,春风归棹载花船。
泉香最爱烹茶饮,地僻偏宜选石眠。
栝苍旧隐一年馀,为爱南田此卜居。
野径锄云添小圃,山泉分溜入新渠。
衡门僻静堪消夏,容谷幽深自结庐。
松门杉磴翠阴斜,占住名山亦足夸。
宿雾初开盘谷树,春风遥隔镜湖花。
田园冷落渊明宅,池馆幽闲小谢家。
太平山下闭门居,海上词人递鲤书。
避地遗民思故国,怀乡有客鉴前车。
公麟画法千秋在,伯虎诗篇万卷舒。
来就新街居,门庭我到曾。
移居忙似燕,危坐淡如僧。
宾馆一无事,吾侪百不能。
乱后居难定,秋深念转生。
翻书存杜老,问卜少君平。
落日孤村暗,荒烟万树横。
斗室堪容膝,翛然借一枝。
安居聊避俗,闭户好吟诗。
荆布频年惯,芦帘此日宜。
翛然一榻此青丘,卧起三年只小楼。
山色愁看霜叶晓,箫声空度凤城秋。
武陵避世何知汉,荆土依人不为刘。
萧萧竹树绕亭斜,镇日关门但看花。
苦为小红添别思,不知身尚在天涯。
幽栖聊复避嚣尘,池上孤吟过蚤春。
惆怅夭斜临水别,不须重忆倚阑人。
移居从近市,差觉与官宜。
漏水听毋误,砖花蹋免迟。
邻喧沽酒肆,梦隔护巢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