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自昔梅花雪作团,红梅晚出可人看。
江梅不解追时好,祇守冰姿度岁寒。
缟裙练帨玉为肌,谁点微赪向北枝。
若使罗虬见颜色,定须将此比红儿。
只说梅花似雪飞,朱颜谁信暗香随。
不须添上徐熙画,付与西湖别赋诗。
诗老为花空自忙,想应未识此奇芳。
青枝绿叶何须辨,桃杏安能如许香。
全体江梅腊里芳,紫绵新拂汉宫妆。
临川借得江梅句,倾国天教抵死香。
客来试与倚栏干,拂拂清香触鼻端。
尽做北人浑不识,不应敢作杏花看。
不学江头玉树寒,寿阳红粉旧妆残。
婵娟可是惭随俗,莫作金沙锁骨看。
花品无庸定等差,国香国色属吾家。
海棠正自惭粗俗,莫问漫山桃李花。
少陵年后咏花开,未见烟脂一抹腮。
可惜当时诗兴动,止因东阁看官梅。
岁晚红英绕冻柯,玉人无那醉颜酡。
广平赋就如逢汝,铁石心肠可柰何。
初移湘水一枝春,剩馥还欣为我分。
梦入山房三十树,何时醉倒看红云。
梅花几种尽相闻,老矣才欣见此君。
相与对花文字饮,绝胜歌舞醉红裙。
旧见寒花蜡蒂红,宁知沁入雪肤中。
绝怜金谷佳人坠,到地馀香散晓风。
殿后鞓红色漫秾,绛桃空自笑春风。
何人击碎珊瑚树,恼得瑶姬面发红。
前身施粉忌太白,今日施朱恐太红。
说似旁人刚不信,清香万斛在花中。
为君手种向南堂,误认昌州移海棠。
元是玉妃生酒晕,帐中仍带返魂香。
黄姑曾为点冰肌,亦有缁尘染素衣。
何似烟脂天赐与,暗香犹在是耶非。
旧家桃李种河阳,今日红梅自楚湘。
根垡送春君意重,为移绝艳到吾乡。
罗浮仙子绛绡裳,也欲随时学艳妆。
今日北人浑见惯,杏花同色不同香。
十月梅花春未知,竹闲璀璨出斜枝。
耐寒巧作新妆面,绝胜含章檐下时。
梅格孤高只自知,耻随桃李斗新枝。
天寒翠袖依修竹,却在橙黄橘绿时。
颜色馨香几个知,丛篁深处见横枝。
孤标祇得诗人爱,花样而今不入时。
小梅初破月团团,戏蝶游蜂未敢干。
醉脸不禁经宿雨,芳心似欲诉朝寒。
乍惊别后容华换,更与樽前仔细看。
梅花香里倚蒲团,万事人间总不干。
醉梦每怜春意浅,诗魂长绕夜枝寒。
记曾上苑溪边见,又向前村雪里看。
姑射真人玉雪姿,偶陪西母宴瑶池。
醉来换却春风面,只有清香似旧时。
寒花本是冰霜面,怪见谁家雪里红。
应恐路人轻着眼,故将颜色换春风。
野桥山店记年时,管领春风有一枝。
却笑罗虬不解事,百篇空赋比红诗。
红罗亭下又春风,小凤飞来树已空。
后主当时欢宴处,新花如火照唐宫。
山杏一株临大路,宫桃千叶倚空墙。
如何冰雪罗浮女,也学春风半面妆。
龙门狂僧老万回,燕支常染玉堂梅。
木杯何日过东海,拾得海底珊瑚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