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年诗脉

从《诗经》的婉转起调,到楚辞的瑰丽奇崛;从建安风骨的慷慨悲凉,到盛唐气象的恢弘壮阔;两宋词心的细腻精微,乃至明清诗坛的百家争鸣。云对雨古诗网沿着三千年诗歌长河溯源而行,带您品读百家经典,感悟诗家心路,见证中华文脉如何在一代代诗人的笔墨间流转生辉,铸就不朽的文学丰碑。

全部 唐朝 宋朝 元朝 汉朝 明朝 清朝
无事解衣坐,超然心境空。
深林翳炎日,万壑来天风。
间停白羽扇,试拂朱丝桐。
槐屋夏阴繁,石池暑气清。
高堂瞰福田,邃宇依王城。
午磬梵呗集,夜廊酥灯明。
翠沼新秋浴夜光,画阑古树发天香。
西风阵阵廉纤雨,荷叶荷花不奈凉。
夏日多炎热,临池憩午凉。
雨滋槐叶翠,风过藕花香。
舞燕来青琐,流莺出建章。
书舍大如斗,烦暑苦郁蒸。
危阑俯长江,晚来试一凭。
披襟待明月,坐爱风泠泠。
院深疑洞府,地僻寄城闉。
九曲天湖袅,千章古木屯。
丹灶尚伏火,粉蝶碾冰轮。
一峰高受雨,远色尚空明。
露草虫相语,风林月有声。
夜凉贪坐久,幽极觉愁生。
萝架疏林漏月明,藤轮小凭纳宵清。
瓜葫磊砢论庭实,箫管中和辨乐声。
露地及忘炎暑在,秋河先见夜云轻。
小亭如掌四窗空,帘卷玲珑面面风。
曲沼流将何处去,绿杨深影小桥红。
河上雨初过,风微起细波。
徜徉不归去,为爱晚凉多。
水阔添新涨,沙平散晚烟。
断云拖雨去,明月正当天。
一泓秋涨半池荷,小榭临流起细波。
水气潜随花气散,蝉声远杂树声多。
残霞影落连朱槛,新霁烟深锁翠萝。
艳艳银河冷欲流,纤纤新月皎于眸。
天街已觉清无暑,时有飞萤点缀秋。
伫立金明候,清宵意豁然。
暑风犹袭燕,秋意已通蝉。
竹径不知夏,洼尊别有天。
火云亭午欲烧空,避暑联翩过梵宫。
磬韵唤回蝴蝶梦,巾纱立破芰荷风。
竹林道客欲长往,河朔高人兴未穷。
汉阁西头千步廊,与君长夏对胡床。
阴阴桧色连宫草,寂寂棋声度苑墙。
细乳分茶纹簟冷,明珠擘芡小荷香。
晚来避暑水边亭,短发萧萧凉思清。
笑摘藕花娇欲语,细看鸥鸟淡忘情。
月依檐转窥人近,风逐潮来拂面轻。
白苎衣裳懒自裁,手摇罗扇此徘徊。
水晶宫殿凉风少,欲劝君王筑露台。
天风吹海树,瑟瑟秋气凉。
河汉西北流,众星耿微光。
昔我同袍友,远在水一方。
避暑到重阴,奚奴挟素琴。
南薰时自至,灌木响鸣禽。
绿树绕方塘,平桥水气凉。
波明金鲤动,石净锦苔香。
把酒忘乡远,看棋爱日长。
□著□□咏自公,书床恰在柳塘东。
鸣蝉直避葵心日,芳药端宜水面风。
笑眼乌儿争楮子,闲情鱼队入芦丛。
微风披石壁,馀爽度棕林。
搔首生秋兴,移舟泊水心。
炎蒸将出伏,岑寂欲横参。
湖上阑干百尺台,台边水殿倚云开。
红桥人隔荷花语,玉碗金盘进雪来。
空亭昼敞绿阴垂,乘兴披襟自委蛇。
积暑顿消疏雨后,微凉忽动晚风时。
林开长坐红尘远,境僻闲吟白日迟。
五十老翁醉露顶,白发满头媚花影。
此心忽落江湖艇,江湖艇子风萧萧,秋在蒹葭尖上招。
不雨不日林风凉,城外昼比城中长。
况是花壁青竹墙,酒边安得生夕阳,西山劝客飞千觞。
万事莫如游约急,晓露沾袍草香湿。
三分池馆七山林,下马径须花里人,花梢高挂青油笠。
傍莎台、翠池清浅,板桥低亚荷柄。
红衣半脱青房小,鱼婢乱穿花影。
东阑凭。
凉云悄度花阴碧。
月钩勾起相思夕。
卷上水明帘。